- 上一篇: 抓培训 重教研 促课改
- 下一篇: 教职工队伍管理要重视情感激励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常规
以“体改”为契机 抓队伍 重科研 促发展
改革内部体制 扩大办学自主权 2000年秋开始,我校率先实施“学校内部体制综合改革”。①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党、政、工三个系统,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教代会评议学校行政干部,收集、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②实行教师聘任制。全体教职员工与校长签订聘期合同书、岗位任务书,中层以上领导实行聘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层次清楚,职责落实。③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打破原有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工作量大小、效果优劣,建立起酬劳挂钩的机制,使结构工资能拉开档次,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④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包干工资总额,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
内部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推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了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优化,激发了教职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大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
强化队伍建设 形成骨干教师群体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优秀的教师是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我校把握“体改”契机,提出“学者型教师群体”建设目标,实施“210”工程,开展“树立师表形象、打造附小品牌”活动。一方面,要求教职工做到“五讲”、“五比”、“五做”、“十不准”,同时定期向家长发放师德测评调查表、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师德状况,及时反馈,提高教职工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强化学习、进修、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①树中老年典型——我校有一批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优秀教师,通过定期的经验交流会、报告会和长期的“师徒挂钩”等活动,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②抓骨干培训——已派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脱产培训教师23人,约占专任教师的28%;派到上海、江苏、厦门等素质教育先进地区和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学习的教师10多人,约占专任教师的15%;派出参加新课程学科岗前培训的50多人次,约占专任教师的70%;③抓校本全员培训——受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实际,确定专题分别给全体教师开讲座、上示范课,带动全校,共同进步;同时,请进专家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考评,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虽然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平均41.6岁),但实施“体改”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高涨,形成你追我赶互不示弱的态势。目前,全校大专以上学历已超过60%,通过计算机(模块)中级考试超过70%;教职工中获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0多人次,参加全国、省、市各项竞赛获奖200多人次;学校现有在职特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5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优秀青年教师3人、市教坛新秀13人、省市级思品和体美音学科优秀教师5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骨干教师群体,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重视教育科研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教育科研是新时期对“科研型”教师的呼唤,是“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我校以教科研为先导,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全员参与,多方位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又申报、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家电教馆“十五”课题“信息技术对小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研究、福建省“十五”课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福建省“中小学生评价研究”、宁德市“小红星儿童团”——少先队分层教育等一系列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校有4项教科研成果分别获全国一、二等奖,8项分别获省一、二、三等奖,3节研究课参加省级评优获一等奖,20多项成果在市里获奖。其中,构建“活动——发展”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在市里得到推广,市教育局组织的两次现场会和“福建省活动课程观摩研讨现场会”均在我校召开;“小学生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市教育局肯定并向全市小学推广,今年这一课题又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新时期作文教学全境研究”子课题;少先队分层教育实验,即一、二年级改少先队为儿童团,改大目标为小目标等,成为一所儿童团与少先队并存的学校,团市委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同时也引起了全省各地辅导员的关注,不少学校前来取经,效仿做法,开始进行“儿童团”教育实验。
我校教科研的全面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不但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一批教师成长起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持续发展。2000年以来,学校又获全国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中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全国少年军校示范学校”、省文明学校、省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集体荣誉12项;11位教师应邀到宁德师专、宁德师范、宁德市小学各类培训班、蕉城区、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古田县和部分县的学区开设有关素质教育和课改讲座60多场次;13位教师应邀送示范课30多节。宁师附小的发展为推动闽东地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起到了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应有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深受领导、同行、家长、社会的好评。(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