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生日舞会》教学反思
- 下一篇: 重视资源开发 让体育课堂更有生命力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活动 >有效育体
本课能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把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跆拳道引进体育课堂,突出以运动技能——前踢为载体,带动“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身体健康”其余四个领域目标的落实。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中有玩,玩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悟。全课以“泡沫垫”为跆拳道进攻的脚靶,器材简单,利用充分,安全适用,做到一物多用,一用到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密度,体现了小场地大安排,为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创造条件。
在跆拳道练习中,通过学生自找合作伙伴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迅速融入团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裁判员的角色体验中,韩语作为比赛裁判术语,培养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兴趣,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的办事态度及合作能力。游戏环节直接利用“泡沫垫”让学生分十个组完成自主创编游戏,引入游戏的情境“当跆拳道选手——2008北京奥运”,学生练习积极,团结合作,给学生一个参与健身运动,喜迎奥运盛会的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角色体验教育。最后用“泡沫垫”来完成放松,学生坐在垫上,以跆拳道的以礼始、以礼终文化结束本课。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
1、跆拳道这类象武术性质的教材,少部分女生在学习与 锻炼中不够积极,今后在教学中应多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2、课前有关跆拳道的资料收集不够,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跆拳道的文化。要是学习的氛围一旦形成,效果可能更好。
3、课的总结中,也就是在布置作业的环节中,虽然我引导孩子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等方式来了解跆拳道,让本课得以延伸。我正尝试用跆拳道俱乐部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使孩子们的兴趣得以延续,并付于行动,真正做到终身体育。(宁师附小郑皓锋 本课获市一等奖)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