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一节挖掘自然课程资源的体育课尝试
- 下一篇: 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活动 >有效育体
一、 目的意义: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庆祝羊年春节,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学校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二、时间地点:2003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上午9点~10点;地点设在宁师附小操场
三、项目内容:
(一)趣味体育比赛:
(1)牵羊迎新年
准备:父亲、母亲、孩子三人一组,跑道上设置独木桥、绕杆等障碍若干,父母在起点处,戴“羊”的头饰(眼睛包住),孩子在起跑线点,终点处放一红布绳、两条竹竿、一个汽球;
规则:孩子起跑后到终点处拿一红布绳返回,在起点用绳子牵着父母过独木桥、绕杆等,到终点父母拿起竹竿并夹住一个汽球返回到起点,汽球掉下孩子要捡起,哪家先到终点为胜。
参与学生:二年级学生及家长12对参加,分三组,一组比赛四个家庭同时进行,每组取优胜奖一名,纪念奖三名,给予奖励。
(2)喜抱丰收果
准备:用“羊”的面具蒙住爸爸的眼睛,孩子手里拿着装10个塑料球的网袋,骑坐在爸爸的肩上,形成“巨人”。妈妈距离“巨人”8米处站好,双臂围成“篮圈”(手持网袋)。
规则:发令后,“巨人”原地转三圈,从起点出发,摸索前进。孩子把球投进篮里。以规定时间内投球入篮多的队为胜。
参与学生:一年级1~3班学生及家长12对参加,分三组,每组四个家庭同时进行比赛,每组取优胜奖一名,纪念奖三名,给予奖励。
(3)同奔小康路 准备:父亲、母亲、孩子三人一组,孩子戴“羊”的头饰,
三人同持一竹竿排成纵队(竹竿1.5米,竿上挂一小旗,标语是“同奔小康路”),在终点放球48个,每家12个球。
规则:发令后,一家三人同持一竹竿,同时从起跑线跑到终点(20米),三人抱起12个球,跑回起点,途中不能掉球,可来回几个回合抱球,那家先抱完球且全部跑到起地的为胜。此游戏全家人要紧密配合。球怎样分为最佳?怎样的抱球姿势才不影响奔跑的速度? 怎样才能途中不掉球?
参与学生及分组:一年级4~6班学生及家长12对参加,分三组,每组比赛由四个家庭同时进行,每组取优胜奖一名,纪念奖三名,给予奖励。
(二)体育游园:小小乒乓球赛、地掷球比赛、夹珠子比赛、滚铁环比赛、跳长绳……
四、场景布置:(一)宣传部负责:门口横眉一条:宁德市“迎羊年、奔小康”家庭趣味体育游园;教学楼横眉一条:宁德市“迎羊年、奔小康”家庭趣味体育比赛;教学楼前花灯30个; (二)附小负责:比赛场地周围横眉三条:“帮助你、鼓励我、夸奖他,我们一起成长!”、“让父母在我们的欢笑中年青!”、“让我们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操场彩旗一圈40面;各游戏比赛活动的面具、活动器材、标语等
五、参加学生:(一)参加家庭趣味体育比赛的学生:一年级各班4个家庭(男女各半)72人;二年级各班各2个家庭,36人;(二)参加体育游园活动学生:三~五年级学生干部每班3人及家长114人
六、工作分工:附小组织工作教师、工作人员预计10人,市委宣传部、体育局领导、工作人员10人
七、新闻报道:市委宣传部负责:中央`省、市电视台初三晚播出;福建日报、闽东日报等相应报道
2003年1月25日星期六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