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能本语文

“新课标 新教材 新课堂”——东侨区属小学—宁德师院附小第三届联合教研活动(语文专场)
作者:汤嫩美(文) 林宇桓(图)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17 14:11:56 阅读:1393次

金桂飘香,秋意渐浓;教研之路,清浅而行。秋之美,在于五彩斑斓和绵长悠远;研之味,在于扎实朴素和专业提升。为促进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落地,探索使用新教材的新课程与创新的教研新样态,加强区域间教师的融合发展,构建成长共同体,10月15日下午,主题为“新课标 新教材 新课堂”东侨区属小学—宁德师院附小第三届联合教研活动(语文专场)在我校顺利举办。东侨开发区区属各小学教师代表和宁德师院附属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再次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交流。

640.jpg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蔡薇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本课以大自然采风寻珍活动为大单元活动情境,创设“走进大自然音乐馆”开展寻声之旅的课堂活动,以“寻找自然之声”“认识音乐家”“聆听风之曲”“唱响风之歌”四个学习任务群构架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层层推进的学习任务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整节课脉络清晰,渗透学法,引导学生在入境、想象、感悟、美读中充分实践,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640 (1).jpg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的吴玲玲老师执教《海滨小城》。本课教学创设“荔荔带我游广东”的教学情境,设置“阅读旅游指南、组团游、自由行”等活动,引导学生以“旅行的方式”学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找关键句抓关键词、借助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等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味文章语段之美,搭建运用积累语言的平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640 (2).jpg

福建师范大学东侨实验小学的王雪娟老师执教《黄山奇石》。本课在“丁丁带大家游览大美中国”的情境下,创设“制作黄山旅游攻略”活动,通过找位置、找奇石、赏奇石、说奇石等具体任务,帮助孩子们在文本语言的引领下,感受黄山这一独特景点的奇妙。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以读悟境,积累并习得语言。

640 (3).jpg

相观而善之谓摩。生动的课,深刻的思,精彩的评。本次教研活动评课环节延续“浸润式”研讨模式,五所学校教研负责教师分别在课前上台抽取翻翻卡,确定评课角度,分别从学生学习、教师风格,课程性质、课堂评价等层面进行观察记录,自由议课。经过热烈讨论后,东侨经济开发区教育服务中心郑亮红主任抽取两所学校,分别派代表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课。

640 (6).jpg

首先,宁德师院附小的教师代表围绕学生学习层面,就三堂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学习频次、学习效率等方面展开评课,第一节课蔡老师松弛有度,善于抓词语特色进行文本梳理,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有效理答,学生合作探究、课堂发言次数多;第二节课吴老师由扶到放,教学有法,学生自主探究,实现从课文到生活的无缝衔接;第三节课王老师稳扎稳打,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扎实有效,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语言。

640 (5).jpg

接着,宁德师院二附小教师代表围绕课程性质层面,从学科特点、教材处理、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方面展开评课。蔡老师注重情境的连续性与交融,情境一以贯之,情景交融共生;吴老师注重教学目标的精确定位和逐步深入,切点小而精;王老师创新地利用文本激发学生兴趣,驱动学生参与任务。

640 (4).jpg

最后,宁德师院附小苏小玲副校长对参加活动的老师表示了欢迎与感谢,她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主题,谈了素养导向下的新课堂模式,强调了素养导向、学科实践、学习中心和大概念的重要性,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通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同时,鼓励老师们勇于展现自己的探索和不足,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情境创设和重组教材内容,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提升自我。 

此次联动教研进一步推进了教学教研的学习和提升,触发老师们的深度思考,相信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滋润下,新课堂教学之花定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满目芳菲,向远而行。  


初审:缪   霞

复审:苏小玲

终审:谢尚松 郭宋梅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