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教育随笔

引电教入课堂,清学生精神家园
作者:诸葛育敏 来源:
发布日期:2005-11-10 00:18:50 阅读:2267次

引电教入课堂,清学生精神家园

 

——语文课堂利用电教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诸葛育敏

 

语文是诉诸于人们的语言艺术,它通过语言艺术来反映生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形象具体,能以情感人,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感染、陶冶的教育作用。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我们如何在语文课堂这一教学阵地上,借助多媒体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我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春风化雨细无声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审美意识。

 

《识字1》是一篇简单的词串,虽然只是12个表示事物的词,却描绘了金秋水乡的景色,想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于是在这节课上,我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一开始,我就播放轻音乐《渔舟晚唱》,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我亲切地说:“小朋友,你们到过水乡?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划船到水乡玩一玩。”从而导入课文朗读。在其中我相机播放课件,满含深情地描述: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出美妙的句子:浩瀚的水面烟波茫茫;色彩明丽的荷塘,荷花摇曳;渔民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多么令人赞叹呀!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使课堂充满灵气,寓教于乐,审美教育润物细无声。

 

二、借助移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语文课作为培育小学生良好道德情感、优良道德品质的阵地,教师要耕耘情感之田,巧妙引领学生的情感,向美好靠近,与美同行。如果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单靠枯燥无味的说理,他们会兴趣索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而此时充分发挥电教化的优势,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可以通过鲜明的画面、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把抽象的道德概念转化为具体感人的道德情境,展示的教学内容,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在精心设计安排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身临其境,心入其情,全神贯注地进入角色,陶冶了情操。如:在教学《孔繁森》一课,因为孩子们对孔繁森的了解不多,于是课前我布置孩子们充分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孔繁森的资料。在课伊始,我让孩子们汇报收集的资料,初步了解孔繁森。在课中,当孩子们读完“孔繁森悄悄来到医院……”一段,我播放孔繁森献血的情景。当孩子们看到殷殷鲜血正从孔繁森体内流入针筒里,此时的孔繁森已满脸倦容的情景时,原本有些吵闹的教室已鸦雀无声。随后我又播放了孔繁森为突发肺炎的老人吸浓痰的场面。此时我见到有人在偷偷地抹眼泪。就是这样,电教发挥了神奇的功效,心灵受到了震撼,为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这些从小享受众星捧月关爱的孩子们明白了心中要有他人,爱别人,要主动帮助别人。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创设情境,能给学生丰富的感受,使他们自觉的参与到教育中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移位入境——踏雪无声却有痕

 

古诗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品德教学赖以发展的源泉。我们的语文课本有许多内容贴近生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生活动态”,晓其理,促其思,激其情,导其行。例如口语交际《问路》在备课时我就思考这节课我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口,迁移他们已有的经验去与同学交往,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及大胆表演的能力。于是在课堂一开始我就变换了教材中提供的情境,课件播放一段问路的情景:星期天,小红去常州的阿姨家去玩,附近有一个红梅公园,可她不认识路,当她下了车正着急时,迎面走来一位戴红领巾的同学,于是他连忙上前问:“你知道我阿姨家怎么走吗?”红领巾看了看,没有回答。录象播到这停住,我借题质疑:“红领巾为什么不告诉小红?”孩子们纷纷发言:小红没有礼貌;小红没有说清去处……从这个短片的具体事情,学生得到教育启发,引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认识,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样,采用了现代教学媒体,以直观手段明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将其导之于行动)问道:如果是你问路,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各抒己见:“说话要讲礼貌。”“说清楚你要去哪?”“说话的声音要响亮,表现要大方”……随后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们表演。在课件的加盟下,我们的品德教育显得形象化,趣味化,不再只是教育,而是生活行为,扭转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尴尬局面。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处”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适时、适当的利用电教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切实做到“文道结合”,不仅使学生“知其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遵其理而学其行”,让德育踏学无声,身后却留下串串脚印,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把“德”的种子播进每个学生的心田,陪伴学生茁壮成长。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