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教育随笔

让“多媒体”发挥媒介作用实现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
作者:余惠兰 来源:
发布日期:2005-11-10 00:15:50 阅读:2295次

让“多媒体发挥媒介作用 

 

实现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

 

宁师附小  余惠兰

 

语文教学提倡“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实现“文”“道”统一,即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性的难题。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有了电教手段这一媒体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帮了语文老师的忙。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得出结论,巧妙运用电教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心得:

 

一、音乐渲染  拨动情感心弦

 

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一把钥匙,能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把课文中丰富多变的情感与音乐那优美的旋律相结合,尽可能地将文中的“情”化为可听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髓,领会作者感情,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课文,感受了开国大典举国欢庆的气氛之后,播放一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领着学生轻轻吟唱起:“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献上一枚橄榄叶……”伴着那优美而激情的旋律,学生眼中泪花闪闪,胸中激情澎湃,一股难以抑制的热情,难以言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此刻学生的心里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默默地为祖国祝福,为祖国灿烂的明天感到骄傲。“爱国教育”水到渠成且大雪无痕般地自然。又如在教学课文《一件运动衫》时,课前播放《爱的奉献》,令学生“未成曲调先有情”,当学生学习了课文,为文中主人翁那充满人间的诚挚真情、互爱之举感动不已时,课堂上再次响起《爱的奉献》这熟悉的旋律,此刻,学生心中已涌动着一股爱的暖流,至此引着学生在舒缓而深情的音乐之中吟诵“爱的小诗”,岂不是“情动而辞发”吗?这样通过音乐,老师巧妙地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音乐渗透思想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画面展示  领悟文中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文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文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

 

例如教学《长城》一文,“长城”-----大部分学生未曾亲临,缺乏感性认识。如何把书本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感知的对象,使学生提高认识?最便捷的途径,便是放映与教材相配套的录像,把宇航员拍到的绵延数千里的长城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将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的长城,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先领略长城的壮观美景后,再引着学生品读课文。逼真的实景,再加上课文的解说词,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获得了长城“蜿蜒盘旋”、“气势雄伟”、“工程浩大”的整体认识,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充分铺垫。在由衷的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同时,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这比起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会更加省时也更加有效。又如在教学《西湖的绿》《迷人的张家界》此类写景文章中,教师适时的播放西湖、张家界的迷人风光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理解词句,再伴以轻柔舒缓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会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实现了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

 

三、丰富资源  深化教育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教学渠道,使语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信息的闭塞、知识的匮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只有感知提供的材料十分丰富,才能依据这些材料认识事物、强化认识。而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它犹如一扇窗口向我们展示了那丰富多彩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资源,它宛如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引导学生查阅地球污染情况,通过查阅网上资料,学生了解到由于生态失去平衡,已经有——种动物濒临灭绝,种植物濒临灭绝,我国还有40多亿亩荒山荒地等待绿化,109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有待改造,3亿亩江河有待利用,40多亿亩的草原有待开发……在大量翔实的资料面前,学生强烈感受到了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人人有责,从而启迪了学生环保志向。又如教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引导学生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过去与现在,圆明园文物的去向,进一步了解八国联军的罪恶行径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

 

此外,还可以用录象机录下适合学生观看的法制节目、专题新闻等,引导学生观看、评论,写观后感,在看、说、评、写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

 

总之,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为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