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家长学校

家长必看!小心“三年级效应”让你的教育投入“前功尽弃”
作者: 来源:微信转载
发布日期:2019-11-13 12:31:11 阅读:1564次


“三年级是道坎儿”是流传在家长圈中的一句“名言”。

 

说的是不少在小学一二年级,乃至学龄前表现出色的孩子,不知何故在三年级时出现了容易走神、学习主动性差等问题,导致成绩明显下滑。家长们面对着厌学情绪日益强烈的孩子,往往也是束手无策。请观看以下视频:

三年级效应.png


这种被称作“小学三年级效应”的现象,正日益受到家长及老师的关注。


1

“小学三年级效应”由何而来?


一般认为,这种效应与过分的“超前教育”有着显著关联。部分孩子在学龄前就接受了小学课程乃至各种兴趣班的教育,在一二年级时表面上十分优秀,其实逐渐失去了学习热情与创造力,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时课程难度提升,自然难以适应而“原形毕露”。



2

什么是正确的学前教育?


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廖丽英认为,学前教育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如果只是一味地教授知识与技巧性的东西,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忽略了培养儿童的性格、人格,将最终影响孩子一生。


对于学前幼儿来讲,培养好性格、好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探究热情和主动性等,才是学前教育的真正本质。


3

孩子出现“三年级效应”,怎么办?


症状一:

缺乏学习自控力和主动性



对策:为孩子确立可达成的短期目标

设立一两周内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密切关注进展,肯定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也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与引导,目标达成后给予合理的奖励。然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

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症状二:

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



对策:让孩子体验成功,逐步养成探索精神。

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还要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让他产生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愿望,慢慢消除对难题的恐惧。


症状三:

孩子读书装样子、没效果



对策:创造好环境,陪伴促学习

首先要创造全家一起阅读看报的学习环境。其次,为孩子买的书要少而精,避免“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讨论书中问题,或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西方有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要想避免“小学三年级效应”,还是要拒绝拔苗助长的“灌输教育”,以及目的性太强的“功利教育”,让孩子阳光快乐地成长,自由主动地学习。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