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能本语文

紧抓要素品语言 扎实上好语文课
作者:署前五年段(文) 韦偲(图)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6-29 16:00:56 阅读:2234次

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6月23日下午,署前校区开展了本学期最后一场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主要是围绕五年段余文婵老师执教的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手指》一课进行的。

《手指》是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文章,文章以人们司空见惯的手指为对象,用仿若“漫画式”的文笔,描述五指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带着对人性的了解,准确把握“手指”与“人性”的相似点,借手指表达自己“团结有力量”的生活哲理。这堂课上余老师充分研读教材,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和学段目标,把“品语言之趣,学生动表达”作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课堂一开始,余老师借助预习单,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文中的手指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和“预习中,文中的哪个部分让你读来觉得很有趣?”快速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主要内容,指向明确,预有所查,把预习落实到位。在对全文有初步印象后,余老师又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细品作者对大拇指的写法妙趣,学习写作方法。教学中注重学生批注阅读方法的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讨论交流时间,突出了学生的自我研读与小组共学,起到良好效果。最后,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学习的基础上,余老师又让学生迁移模仿写作“五官”。最后的作业布置依然紧扣“品语言之趣,学生动表达”的教学核心,布置课外阅读《丰子恺散文精选》并注意摘抄积累有趣的字句。

课后,全体语文老师对余老师的这节课进行评课议课。大家肯定了这节课“朴实、扎实”,“抓要素,品语文,工具性体现突出。”“注重预习前学的作用,课堂条理性强,节约了时间,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课堂上的思考。”“教学目标的设计,紧扣单元要素,有效渗透单元学习目标,体现学段特点。”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我校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也为如何使用统编教材提供了学习和探讨的机会。

1593418059957238.jpg

1593418059350488.jpg

1593418060549065.jpg

1593418061436583.jpg

1593418061213754.jpg

1593418063996855.jpg

1593418063258427.jpg


审核:韦偲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