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自智数学

以生为本待花开 赛教共研展风采
作者:黄喜萍(文) 周仙琴(图)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14 15:48:44 阅读:230次

春风送暖,教研正酣。3月12日,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东桥校区五楼教研室迎来了一场数学教学盛宴。以"聚焦核心素养,赋能生本课堂"为主题的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此展开。周仙琴、吴芬芬、黄喜萍、余林艳、蔡智慧五位教师以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呈现了五节彰显学科本质的示范课例。

123.jpg

周仙琴老师执教六年级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创新性地以“航母军情分析”为任务情境。学生化身作战指挥官,在层层递进的“锁定敌舰位置”挑战中,经历从模糊区域到精准坐标的思维进阶。通过军事沙盘推演,方向、距离、观测点三大核心要素自然生成,抽象数学概念与国防教育实现有机融合。

121.jpg

吴芬芬老师执教四年级的《认识三角形》一课,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吴老师基于学生课前预学提出的困惑,围绕“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高长什么样?”两大核心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学生们在交流、表达、质疑、补充、反馈中不断完善对三角形的认识,致力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22.jpg

黄喜萍老师执教三年级的《长方形的面积》。黄老师基于学情,大胆放手,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办法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有道理的,在“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是这样的呢?”的问题驱使下,激发学生们对公式背后的数学道理的探索欲望。孩子们在摆、量、画等实践活动中,经历猜想到验证的学习过程,逐渐明晰道理,掌握方法,并能应用于生活。

124.jpg

余林艳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余老师课堂上的每一次比较都紧扣知识重点,甄别概念的特征,在反复比较中凸显分数的本质,通过"变与不变"的思辨,学生逐步抽象出分数概念的核心——平均分的整体性与相对性,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的深度理解,发展学生思维。

蔡智慧老师执教四年级的《认识负数》。蔡老师不仅通过温度、楼层、信用卡欠款等丰富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还通过数轴和温度计等工具,帮助学生区分正数、负数和零的关系,强调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在蔡老师的引领下,课堂互动活跃,学生们在讨论中逐步掌握了负数的应用场景和数学意义,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负数的理解,更促使他们学会了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5.jpg

深耕沃土育新苗,静待教育满庭芳。此次优质课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对话。五节课堂如同五把钥匙,开启了核心素养落地的新视界:当数学遇见真实情境,当知识回归思维本质,当课堂成为生长的沃土,教育便自然呈现出生命拔节的力量。  

附小数学组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践行"教研为舟,生本为桨"的理念,在深耕课堂的征途上,以不息的热忱浇灌数学之花,以专业的智慧点亮思维之光,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的星空下,遇见更辽阔的远方。  

审核人:数学组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