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自智数学

“数”造未来,智启新篇:我校新媒体新技术数学教学优质课比赛圆满落幕
作者:蔡智慧(图文)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12 09:02:53 阅读:1520次

为了推广数字化教学应用成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技术创新课堂,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于10月9日在东侨校区五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了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学应用优质课比赛活动。

肖书琴老师讲授了《时空坐标系》一课。肖老师以冬奥会宣传视频为引子,巧妙引出课题。她提到,“24节气”作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介绍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同时,肖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平板设备,自主探究“24节气”与日期、黄经度数以及日影长度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24节气”背后蕴含的丰富数学和科学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01.jpg

尤林曦老师则带来了《圆的认识》一课。尤老师通过播放生活中圆的视频,激发了学生探索圆奥秘的兴趣。她从圆与其他图形的异同点入手,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并进一步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小组探究环节,尤老师放手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通过实际操作深刻认识圆的特征。同时,她还联系生活实际,展示了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车轮、中国传统圆桌以及国际圆桌会议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204.jpg

蔡智慧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一课,通过创设“猜球”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课程从简单的摸球游戏开始,让学生理解有些事件的结果是确定的(必然发生或不可能发生),而有些事件的结果则是不确定的(具有多种可能)。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分析,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这一课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概率意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概率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1208.jpg

黄喜萍老师在《包装的学问》一课中,立足生活实际问题,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引领孩子们探索包装的最优方案。她以两个长方体礼盒包装在一起为导引,逐步探究四个长方体礼盒包装的最优方案。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分工合作的探究精神,同时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了思维可视化。黄老师以数据为依托,从猜想到验证、从未知到已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这一节课不仅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还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为我们呈现了一节以生为本、技术引领的数学课堂。

1206.jpg

魏珊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带领学生认识了两种重要的图形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她首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行驶的火车、转动的风扇等),引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内沿着直线移动,其中方向和距离是关键要素;而旋转则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轴进行转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对比,能够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此外,课程还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平移后的图形并描述旋转的角度,从而加深对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1209.jpg

本次新媒体新技术优质课校级比赛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平台,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信息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活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动了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

审核人:数学组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