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摄月亮
 |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有规律地发生着变化,从古至今那些美丽的传说无时不刻使人们对天体产生着遐想,而在夜晚当你面对天空时,月亮又是第一个走进我们的视野。古代,诗人们对月饮酒赋诗,当今在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时候,都喜欢把月亮拍进自己的画册。
拍摄月亮与拍摄月光下的景色,或者将月亮与景色拍在一起,在方法上差别很大,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而月光下的景色反射的则是比阳光照度低得多的月光,月景拍摄技巧也是风光摄影的一个分支。我们所以觉得月亮大又亮,是因为它与星星对比的结果。满月的时候它全部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与白天地球上的景物反射阳光是相同的, 所以曝光量比较容易掌握。比它暗得多的星星就难拍了,所以把圆月亮与小星星同时进行拍摄是非常困难的事,专门拍星星也会由于长时间的曝光使它形成一道道亮的轨迹。
|
曝光的掌握
根据专业人士的测量,满月时的亮度值为EV15,感光度ASA100的胶片可使用快门速度1/125,光圈F11正常拍摄,半月时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而在拍摄月芽时甚至需近1秒长的曝光。细分析起来并不是因为它们大小的变化引起亮度的下降,而是月亮在盈亏变化时所受到阳光照射的角度起着变化。拍摄月亮忌曝光过度,多曝光会成为一个白圈,毫无月亮的感觉,所以称为月球,是因为它有立体感。
影像大小的控制
把人眼整个视野看做180度,月亮直径的大小只相当半度,在使用标准镜头进行拍摄时,它在35mm胶片上留下的影像只有0.5mm大,由此推算出焦距的毫米数/110=月亮成像直径的大小,那么使用400mm焦距镜头,月亮约为4mm,使用2000mm焦距镜头可使月亮充满画面。笔者最初使用600mm镜头看月亮时,环形山历历在目,由于呈现出立体感仿佛有登月的幻觉。
关于月亮的立体感及细节
为追求月亮的清晰度及表现出它立体的球形,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不可曝光过度,其次只要不超过1秒应尽可能使用成像最好的那档光圈,有经验者还会选用感光度较低的胶片,以保证足够的层次。此外最重要的技巧是在半月时进行拍摄,这时由于月亮接受太阳低角度的侧光照明,是表现质感最佳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月亮明暗分界处的环状火山口尤其清楚。上图为刘建军先生用1500毫米镜头拍摄的月亮图像,不但质感突出细节表现也较为丰富,使用7定胶片,速度1/15秒,拍摄时间是农历十一。
月蚀过程
我们非常熟悉的月蚀也是一种重要的天文现象,要把整个过程记录在一张胶片上也是很有趣的一种拍摄方式。如果使用可以进行多次曝光的相机,在大约一个小时时间内可分12次左右进行拍摄,也就是相隔5分钟曝光一次。如果您的相机不可以多次曝光,由于夜晚天黑,可以让快门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使用黑布或镜头盖进行间隔曝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