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 >教工之家 >摄影之家

新闻组照采摄方法
作者:阮光清 来源:
发布日期:2006-11-20 05:55:19 阅读:1664次

        新闻组照是报道典型、重要或大型题材的一种方式,以多幅照片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报道该题材主要内容,深刻揭示主题。新闻组照按不同题材可分为典型题材组照、事件题材组照、庆典题材组照、经济题材组照、人物题材组照等。无论何种类型的新闻组照,它的采摄都要围绕主题展开,在整体画面构思上,有主体、有细节、有情节,每幅画面都要与主题画面相联结,形成主题突出,主打照片夺目,整体画面完整统一的组照。

  一、典型题材组照采摄方法。该类题材为重大题材,指某地或某单位典型事例里所反映的典型经验,具有指导意义。采摄这类题材,首先应从整体高度审视该题材为何在同一时期会产生不同于别地的典型事例,挖掘出深刻的主题思想,再围绕主题构思细节画面。以我采摄1982年涌现的文明城市三明为例。当时还处在拨乱反正年代,全国城区脏乱差严重。那年4月,我在三明市城区采访,发现这里的市民素质高,精神面貌健康向上,市区整洁干净,生活环境井然有序。我认为这是个非常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应该做大典型报道。首先确立主题为反映三明市民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在构思画面拍摄时,拟定现场抓拍市民精神面貌、市区生活环境、领导督促检查三方面画面,全方位报道这个典型城市。在通讯员的协助下,历时5天完成。在1982年5月11日的《福建日报》第4版,以《新风遍三明》为题,率先以整版画刊发表这个典型报道。尔后中央媒体接连报道这个典型。不久,三明成了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典范。

  二、事件题材组照采摄方法。事件题材为不可预见、突发性、有较大新闻价值的事件。记者遇到有大事件发生时,首先要判断它的新闻价值,还要看是否符合党报见报要求。确定后,要迅速赶到现场,尽快掌握背景资料,了解事件发展脉络,尽可能地拍摄事件的全过程及可能与主题有关联的细节。这类事件发生过程可能长、也可能很短暂。所以,我们只能先拍再确定主题,或者边拍边确定主题。1991年5月我在上杭县采访,听报道组同志说,第二天早上台湾李氏宗亲将返乡到该县李氏祖庙祭祖。我想这个题材好,可有力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大陆的一部分。第二天一早我到李氏祖庙时才知,今天来的李氏宗亲台胞有新当选台湾总统李登辉先生的近亲。于是,我立刻决定要详尽拍好这个事件的全过程。从祭祖团到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快门就没停过,拍了他们受到乡亲热烈迎接、品家乡菜、喝家乡酒、祭祖、扫墓的画面。这组照片以《李登辉先生宗亲返乡祭祖》为题入选当年度全国好新闻照片。

  三、庆典题材组照采摄方法。这类题材,以喜庆、热闹场面及有关联人物情绪变化的画面来体现特定日子的主题。以1983年10月我采访集美学村创办70周年庆典活动为例。集美学村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它先后培养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不少知名人士参加这次庆典活动。在详细了解它的背景及要参加的名单后,我拟定拍摄计划,以名人回母校为切入点,再以喜庆画面为烘托,体现出辉煌的集美学村这个主题。在整个庆典活动中,我主要抓拍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在1983年10月28日的《福建日报》2版以“桃李芬芳飘五洲———集美学村创办70周年活动剪影”为题,用通栏的篇幅刊发。其中一张为国民党海军起义将领、现为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教授白力行在女儿搀扶下兴高采烈回母校的情形,这张照片入选当年度全国好新闻照片。

  四、经济题材组照采摄方法。经济题材较庞杂,有工业、农业等类,每类还可细分许多小类。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当代,党报的经济报道占主体地位。摄影记者要不辞艰辛深入一线,采摄“三农”题材、采摄飞跃发展的经济与建设成就。对重点工程建设,要自始至终跟踪采访,以组照形式连续报道,反映该工程的规模、意义及在建设中人的精神面貌。以我采摄水口水电站为例。水口水电站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该项目从1987年前期准备工程动工到第1台机组发电,历时7年时间。在这7年间,从第一项工程电站坝址铁路临时改线提前接轨通车采访开始,接下来的施工大桥建成通车、每个重点阶段进展及发电投产都摄入我的镜头。1997年7月电站进入安装设备攻坚阶段,我住在工地3天,跟拍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外国专家在工地上忘我施工的情景,还拍摄大坝的雄姿、电站先进设施,在1993年7月14日的《福建日报》整版篇幅刊发“华东水电建设的丰碑——水口水电站工程进度掠影”。

  五、人物题材组照采摄方法。采摄人物,关键要抓住人物特性,抓住特性也就抓住主题。1989年我采摄一群小矮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他们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在行动上却与正常人一样,在自食其力的同时又带给人们欢乐。我抓住这个特性,拍摄了他们演出及热情服务、引发顾客回应的画面。以组照的篇幅刊登在当年《福建日报》4月10日2版,入选本年度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1991年年底我在永安纺织总厂采访,了解到织布分厂有个由优化组合后落选人员组成的班组,她们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不甘落后,勇起直追,产、质量迎头赶上,在年终总厂评先会上评选为先进班组。我觉得这是个好题材,展现了人的落后与先进能互变的辩证关系。我拍摄了她们认真工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画面,以组照的篇幅在《福建日报》1992年1月3日6版上刊出。

  无论何种类型的新闻组照,要拍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精彩照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限于篇幅,只介绍几种较为常见题材的组照采摄方法。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