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05-06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 下一篇: 让孩子成为朗读的主角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语言文字
第一册“识字”单元主讲
郭艳艳
“词串识字”是借鉴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的艺术手法编写而成,具有整体性、形象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分开来看,课文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而连起来读,又压韵上口,便于记诵。而且教材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联,例如第一安排的“太阳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多么一致,小学生读来会感到非常亲切,他心里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诶,这不就是讲的我自己吗?这样的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所以 “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文字与生活挂钩。”“词串教学,要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象进行补充和扩展,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好必要储备。”我在词串识字课中,试图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与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有机地融于教学之中,以看图入境,整体感知;图中识物,积累语言;创设情趣,随文识字;情境延伸,厚积人文;入境悟读,识写结合的词串教学基本模式进行教学。
一、看图入境,整体感知。
“看图入境,整体感知”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突破口。我们遵循“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的原则,改变了过去归类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将“文字与图像挂钩”将识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识记。这3课都有精美的挂图,一开课,我们就可以出示课件或挂图导入:1、请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这次识字的大体内容,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消除学生对于大量识字的畏惧感。
二、图中识物,积累语言。
“图中识物,积累语言”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
词串教学,要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象进行补充和扩展,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好必要储备。第3课在看图创设了游园情境,介绍了游园项目后,引出所要学习的词语:呀!真热闹,这些游园项目,哪一项是你认识的?这样的设计,充分依靠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看着图,把自己认识的游园项目名称说一说,这个说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因素的过程。当然,学生的语言中有部分是不规范、不标准的,因此,就需要老师帮助正音、反复认读,使语言和文字能联系起来;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词语,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消除惧怕心理,觉得识字课好比是在公园游玩一样,其乐无穷。
三、创设情趣,随文识字。
“创设情趣,随文识字”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的。
1、拓宽识字渠道 倡导生活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倡导在生活中识字,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例如我们在学习时不必要逐个讲解,而是可以先问学生,这一课的生字你已经有哪些掌握了?你是怎么学会的?这样,把面广量大的识字教学变得简单、生动有趣。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拓宽识字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消灭错别字的“啄木鸟活动”,让学生到菜场、超市、商店中去抓错别字,这一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促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处处留意学习,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2、丰富识字形式 倡导趣味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举例:游戏(一)高空跳伞:让学生把“有生字的降落伞”贴在相应的“拼音垫子”上。游戏(二)室内寻“宝”:预先把6张词语卡片贴在桌子下面,然后让学生找,找到后把找到的“宝”读给大家听。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四、情境延伸,厚积人文。
“情境延伸,厚积人文”是语文学科人文精神这一内涵的体现。识字不仅要为学生们主动学习汉字提供可能,而且也为锻炼、发展学生整合多种信息的能力拓展空间。如在识字3中有这么多好玩的游园项目,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样?把你怎么玩的告诉大家,好吗?生活与学习相结合,识字与说话相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课上,老师利用了儿童以前已玩过这些游园项目的经验,先通过演,让学生再一次回忆起各种游园项目活动时的情景,再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玩的。这时,学生就好比是在说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情趣盎然,这一说的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而且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所学的词语。还可以在让学生画一个你最喜欢的游乐场,并给各种设施标上名称。这些环节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学科整合的教学新理念。它以识字为基础,综合了整合、审美、想象、逻辑、育人、口语交际,自然知识等多项功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入境悟读,识写结合。
“入境悟读,识写结合”是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的。在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关系时,我们坚持了“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也就是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促进课文的诵读,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在诵读词串时,要注意学生由于经历各自不同,各自的体验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品一品”。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中,例如在《识字3》时引导学生读背诵韵文,启发学生想象。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放电影,既由词想画面,由画面想词,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悟出公园里美的景物,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为学生读书营造了情感氛围,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检查学生是否有所感悟,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体验。学生诵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词与词之间、行与行之间读的连贯性,特别重视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把握词串的诵读本领,还为如何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课堂内外引导孩子正确停顿,反复诵读,体会吟哦,想象感悟,从整体上把握了词串识字的特点。孩子的语感最初就是在反复的诵读中培养出来,韵文的诵读更是锦上添花。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孩子们在表达的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韵文,识字教学功不可没啊!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