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能本语文

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作者:肖川 来源:
发布日期:2006-02-16 16:30:10 阅读:1807次
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肖川
中小学教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读哪些书?好的读物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就是那些能够唤起你进一步阅读和写作冲动的读物,那些使你亲近书籍和人类精神生活的读物。那么读什么呢?
首先,读一读中小学各种教科书。系统阅读中小学教科书,有助于我们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后续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之中经常提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其次,多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翻译过来的书籍或多或少经过了选择,有一定的原创性和水准。另外,这些书籍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建立一个自由社会需要的。像《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的使命》等就是翻译作品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特别需要重新认识西方的历史与文明,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的社会结构、政治运作的机制、核心的价值观念。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历史的认识上,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西方国家作为“先”发展的国家,我们怎样从它们的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走弯路,才有可能迎头赶上。因此,一些人文学术领域的翻译过来的书籍也是值得读一读的,如《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
再次,中小学教师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蓉、余光中的诗。张晓风、刘墉、林清玄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中小学教师阅读的视野要宽广一点,有一些书能够让我们增加善念和怜悯心,扩大智慧和见识,远离鸡虫得失的无谓争斗,把目光投送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根本性的、深沉久远的事物。读文笔和情怀优美的书籍,可以净化心灵、温润生命,可以使我们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情看待世界和人生。
最后,我主张中小学教师多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期刊。《人民教育》、《明日教育论坛》(福建)、《教育参考》(上海)、《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师博览》(江西)都是国内一流的教育类期刊。
在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上,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一定要读得很多,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就应该反复读。宋代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先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所谓“穷理”,就是作彻底的逻辑追问,就是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就是努力求得思想的澄明,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摘自《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3期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