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

“除法的初步认识”活动。
作者:未知 来源:
发布日期:2006-03-10 17:05:46 阅读:1518次
[活动内容]
   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开展本活动。
[活动准备]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什么时候要分东西。
2、每个学生带12根小棒,带水彩笔备用。
3、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选好组长,每组准备好红、黄、蓝三种星各8颗。
[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上一周,我校举行了1—6年级的数学口算比赛。今天,老师要把一些奖品发给获奖的小朋友。谁愿意帮老师来分东西?
出示24本数练习本,现在老师要你分给8名获奖的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一样多,你会分吗?
谁来试一下。(学生上台分本子)
学生甲:把24本练习本一本一本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学生得几本?
你认为他的分法对吗?为什么?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分一分吗?
教师提问后进行小结:刚才两位同学都把24本练习本分给8个同学,每个学生得3本,你认为他们的分法中,谁的分法比较简便。看来,分东西里面还有许多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分东西,好吗?
板书课题:分东西
(二)、合作操作、自主探索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学生拿出12根小棒,同桌合作,你愿意把它分成几份,你就分成几份,老师要求每一份是同样多的。你会分吗?请一个小朋友操作,一个小朋友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XX小学学生实验单
12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平均分成(   )份
每份是( 
……
……
1练习反馈,总结规律
刚才,小朋友把12根小棒分了一下。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一组的分法最多,每份是一样多吗?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我们可以看一下,不管你是怎么分的,每份是同样多的,这就是规律。你们一组有几种分法呢?现在,请得到四种分法的小组贴上一颗红星。(全班鼓掌表扬)
小朋友,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小明的妈妈准备买一盒蛋糕,全家人庆祝一下,可是新式的蛋糕不是圆形的,上面有四朵花,妈妈想每人得一样的蛋糕,上面有一朵花,又不弄坏它,这下可把她难住了,你能帮她这个忙吗?在老师发的练习纸上有一副画,请你用水彩笔帮她分一下,看谁最聪明?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看哪一个同学动作最快,做好的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评价学生作品,你是怎么想的?做得准确的给自己贴上一颗黄星。(全班鼓掌表扬)
(三)、联系生活,反馈延伸
1、在实际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地方要用到分东西?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上次体育许老师从街上买了一根跳绳,很长很长,可是许老师一会儿就把它分成了8根跳绳,不知道她是怎么分的?
2、同学们,如果你是许老师,现在,老师给你剪刀和米尺,你会分吗?前后4个同学先讨论一下,看哪一组的办法多,想好了就举手。
教师出示一根跳绳,长12米,平均分给6个同学,请一组同学上来示范一下,怎样分得又快又好?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他一共剪了几下?每根长几米?
两个学生上来操作。提问后板书:12÷6=2(米),一共剪了5下。奇怪了,明明是分6根跳绳,怎么会是剪了5下呢?这里一定有什么秘密?你想知道吗?谁能说给大家听?
3、教师出示一支粉笔,把它分成2段,你观察一下,教师掰了几次?(教师演示)现在,你明白吗?分东西里还有许多学问呢?
4、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分东西,分的时候,要抓住规律,开动脑筋,这样才能把东西分好。
5、老师觉得大家学习得非常认真,想要大家来完成2个习题。
先猜一个谜语,你愿意吗?听好题目:
1)、有一些糖果,不到20块,平均分给3个孩子或者平均分给5个孩子,都剩下一块。想一想,有多少块糖果?
学生讨论、计算,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一共是16块。
再看练习题的第二题:
2)、学校的王师傅买来了24盆菊花,校长要他摆在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每条边上要有7盆花,请你为他设计一下?拿水彩笔画在作业纸上。做对的同学,自己给自己奖一颗蓝星。
(全课小结)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要分的东西。比如:马上要过年了,爸爸妈妈的单位里都要分奖金。那么,是不是每个人分得一样多呢?告诉你,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分才合理呢?仅靠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还解决不了,在以后会学到新的数学知识,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了。当然,课后你可以先去调查一下,把结果告诉其他同学,好吗?
-----该文已经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