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

当前位置:首页 >党风廉政 >青春大院

追寻“劳动”岁月 奏响青春乐章——“五四青年节”宁德师院附小党、团寻访 “镜台山劳动农场”活动
作者: 来源:微信转载
发布日期:2020-05-09 12:22:13 阅读:3372次


追寻“劳动”岁月

奏响青春乐章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不一般,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各族青年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青年节”。


为响应习总书记2020年五四青年节——“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寄语精神,引领青年教师不忘初心,投入推动构建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研讨实践活动。又正值附小建校50周年,5月4日下午,宁德师院附小党、团总支联合组织开展“附小五十年,‘劳动农场’追寻”五四党团建活动。为避免不必要聚集,党、团总支及校区团支部派出党团青年教师代表15人,一起重登镜台山,追寻附小前辈们的“劳动”足迹。


活动伊始,党团员青年教师齐聚附小署前校区“香樟书苑”,围绕“附小50年劳动教育主题”,党总支书记,老团干阮光清校长尾尾道来讲述那50年来,附小老前辈们和附小一路奋斗、一路成长的“五育并举”的追梦历程。并重温习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1989年来校调研时留下对师生“听党的话,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全面发展”的嘱托。

听阮校长讲那过去的事情

简单的启动仪式后,老师们向着附小七八十年代的镜台山劳动农场进发。途经“老地委行署大院”。
首先大家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办公场所前驻足观光,并观赏办公楼后那魁梧的香樟树。





















然后走过“地委讲师团”、“宁德档案馆”,点点滴滴感受着镜台山脚下的红色历史印记。接着,老师们在聆听阮校长的附小师生那时挑粪、挑农家肥攀登上“农场”的故事中,沿着镜台山脚下俗称“白岩下”的山路,登上镜台半山亭。


再拾800石阶的镜台登山道,到达金仙寺山门前,至此从上往下,经三路十八弯,绕到镜台山后,金涵水库正前方。


夕阳下,豁然望见,远处大片的果园簇拥一座九十年代倒塌后又重建的山楼,以及果树下,成群结队放养的鸡、鸭、鹅,好一派勃勃生机的农家生活景象。






















遗憾的是当年老附小人种下的香樟树、木麻黄只是星星点点散落在果园中,俨然像是哨兵在坚守着自己神圣的岗位,仿佛在述说着当年隔三差五附小青年男教师轮流到山楼值夜守农场的往事,又仿佛在欢迎我们这群远离“农场”的现代主人的光临。






















一路跋涉,一路艰辛,一路思考。寻找附小前辈们不断探索与奋斗的那段“劳动”岁月,为他们倾情投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奉献精神所折服;感受三四十年前附小师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奔赴农场劳动实践的欢乐;思考中国教育传统的育人优势、魅力和传承。





















看看谁最有镜头感

采访青年新教师们对于这次寻访的收获,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寻访学习让他们在思想上又接受了一次爱囯、爱校、爱劳动教育的洗礼;党员们则表示,这次寻访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当个好老师的理想信念。最后,团支部书记则感叹道,这次寻访学习让他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要注重引领孩子们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本领、才干。培育孩子们要勇于担当,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不惧风雨,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奋斗和传承附小传统中谱写教育改革的追梦之歌。


一路阳光,永远都是青春的模样


排版:杨少燕

审核:邱   燕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