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

当前位置:首页 >党风廉政 >主题教育

陈煌:立足岗位 教书育人
作者:文:陈煌|609618965@qq.com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3-26 09:34:11 阅读:1645次


 ——学习“十八大”体会


    2012年11月8日上午九时,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通过电脑视频观看了十八大开幕式及胡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党的十八大全面回顾、总结过去5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掌握主动,应对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破除那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在学习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新一届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向未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然会关注教育,更关注教育改革。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他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他说,这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为此,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十八大精神,成了当前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积极的思想政治表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要有积极的思想政治表现。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并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谈感想、写体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
  四、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全面彻策党的教育方针,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中。要处理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促进社会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要处理好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要与同事们和谐相处,协调关系、力量、团结协作、争取最大的教育力量和最大的教育教学效果。和同事们友好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分享从事这伟大的教育事业的快乐人生。
  聆听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绪万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业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壮丽前景清晰地展现在人民面前,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投身教育改革,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