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常规

林品昌:“翻转课堂”静悄悄的教学革命
作者:林品昌|609618965@qq.com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2-17 14:19:21 阅读:1549次
 

           

“翻转课堂”静悄悄的教学革命

——台湾学校考察随想

  编者按>>>

    作为福建省特级教师、省首届名师工程培养人选、宁德师院附小副校长的林品昌老师,去年12月上旬,有幸参加了“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名师工程培养人选(小学)到台湾学校考察学习,采写了《“翻转课堂”静悄悄的教学革命》一文。文章从“翻转课堂”、“柔软文化”、“百草园”、“志工”等四个方面,谈到了台湾学校不同于大陆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思考,颇有深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师人长技补己之短不失为教育发展良策。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翻转课堂

  在台湾新北市秀山国小考察,聆听林文生校长报告时,“翻转课堂”这个词“出镜率”特别高。对于“翻转课堂”我们大陆的教师可能不太熟悉。翻转课堂是由美国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创立的,其含义为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一种教学状态。林文生把“翻转课堂”解释为静悄悄的教学革命,他认为把其引申到小学课堂就是要由“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要真正尊重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教师就要从教室走出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不是记忆力。课堂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可以多元解答。他们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学习共同体”实验研究就是对这种课堂的最好诠释。 

  接下来听了两节课(语、数各一节),大约对这个“翻转课堂”有了些了解。首先课桌的排列就不是传统的“秧田式”,而是“门”字形,“门”字中间宽阔的空间方便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教师需要讲解的时候也大多是在这个空间进行的,这就如同站在学生中间上课,有亲近感。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协同学习”(与合作学习有区别:前者强调团队中的每一成员都要学习,而且要相互学习;合作学习重视团队合作,一起解决问题,以完成任务,缺少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提供学习内容或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按协作学习小组(两人或三人或更多人为一组)进行学习。这个过程小组成员之间有讲解,有讨论,有请教,有质疑,有对话,有汇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或倾听,或提问,或讲解……穿梭其间。与我们大陆课堂相比,台湾的课堂没有天衣无缝的环环相扣,也未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多了静悄悄的思考和学习,少了热热闹闹一问一答的场景,喜欢热闹课堂的大陆教师往往听不惯这样的课,但这样的课却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实在在的学习。这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内蕴。

  柔软文化

  在林文生报告中,另一个词也颇为吸引我们眼球,那就是“柔软文化”。按照林文生的话说,就是“每个学校需要文化的柔软度”。何为“柔软文化”?林文生没有专门的阐述,但在事后的交流中,我体会到“柔软文化”就是一种“关怀文化”,与我们大陆教育界倡导的“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台湾校园“柔软文化”无处不在,如春风扑面,温暖人心。无论是在秀山国小,还是在幸安国小,我们在报告厅里听报告,报告人都不用麦克风,也不扯着嗓音,就是正常的讲话。我们都很纳闷,有好奇者前去询问缘由,得到的答复是,减少环境噪声,培养倾听习惯,让人有家的感觉。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相比我们大陆学校,班班用扩音器,大小会议必用麦克风,台湾的校园是不是更安静呢?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是不是更有效呢?让学生更有亲近感呢?我们在台湾好几所学校交流,总会听到相似的提示:学生在上课、午休,老师们上卫生间或在校园走动时要轻声,别影响了孩子学习、休息。乍听这话,总觉得不舒服,对客人太不礼貌,细思量提示中包含着“柔软文化”——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就是校园的上帝,一切要为“上帝”服务、着想!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总是轻声细雨和学生交流,总是俯下身子侧耳倾听学生发言,总是以微笑相迎学生,课堂民主、平等、亲近,真的像家一样。“柔软文化”,校园必须有的文化。

  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让我们记忆犹新,而台湾校园里的“百草园”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走过几所学校,每所学校都有“百草园”。“百草园”里有草、花、树、石头、小桥、流水、水中还有游玩的动物,其中秀山国小在百草园里还圈养了三只羊。学校利用“百草园”给学生上劳动实践课,学生在这里认识花草树木鱼虫(包括给羊等动物取名字,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写观察日记,写生活作文等),学习养护它们的知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像当年的鲁迅一样与飞虫结伴,和花草低语……放歌童年,何其惬意。反观我们大陆的学校,有“百草园”的少之又少,所谓的劳动、环保教育多在教室里空对空进行,更因为安全的压力,大多数学校取消了春、秋游活动,学生在学校里看到的只是“高墙里四角的天空”,多数学生麦子水稻不分,只知道水果是在水果店出卖。

  志 工

  志工,就是我们大陆所说的志愿者。台湾学校的志工队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广泛的人群,他们来自各个阶层,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是学校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志工们参与学校的各种事务,包括教育教学计划的讨论、教学活动、垃圾分类处理等等大小事务。学校对志工的管理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有志工固定的办公室、会议室,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对志工还会进行必要的培训。我们在新北市秀山国小会议厅里与该校的领导老师们交流时,有一个志工也来到现场参与交流。台湾学校大多每年有一个新生家长日,这一天志工们会到学校与老师、学生一起打扫环境卫生。新生到校的第一天,志工们会到校帮助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带孩子熟悉学校环境等等。志工们还会根据自身的特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比如学心理学的会定期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有书法专长的教学生们写字。有些学校特长班学生的教学也是由志工负责完成的。比如秀山国小的美术馆管理及解说是由志工负责的,音乐特长班的学生也是由志工单独辅导的。台湾学校志工成为学校共同体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他们参与学校各种事务,了解教学方法,对辅导自己孩子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同时容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闽东日报-2014.2.17.视点)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