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段:利用入队契机 培养良好习惯
作者:汪珠莲|lux45@163.com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2-28 12:52:59
阅读:4139次
在中国少年先锋队五十七周年时。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入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也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活动。因此,我们二年段将结合学校开展的《学十佳 养成十种好习惯 争当附小小主人》的活动,对二年级将要入队的儿童团员进行好习惯的培养。紧紧抓住了“全童入队”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十种良好习惯,使得“全童入队”变成了“全童提高”的过程。更有力地凸现了少先队教育重在自我教育的特点和少先队组织的威力与巨大教育功能。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入队的热情高涨、入队的决心日渐坚定,让他们个个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向少先队员看齐。养成良好的习惯。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自觉肃立。
利用学校每周都要举行的升旗仪式。辅导员把握好升旗仪式这个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刚入学的儿童,对国旗、国歌的知之甚少。因此,首先给学生讲清楚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国旗的升起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象征着华夏各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共同奔向新的生活等等升旗的意义这是首当其冲的工作。其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升旗活动。升旗时,军乐队演奏起雄壮的国歌,全体少先队员行队礼高唱国歌,接受心灵的洗礼和净化。指导少先队员认真倾听国旗下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并且每次升旗后,辅导员应在班里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讲话,把爱国主义内容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行动中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升旗开展一些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把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对升旗的向往变成努力学习,为国效力的自觉行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2、懂得感恩——感谢别人的帮助。
引领队员们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让他们明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当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在班集体中,学会爱同学,爱集体,在感激同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
3、尊重他人——耐心倾听他人说话。
要求:耐心倾听别人讲话,从小学会用心倾听各种声音,不去粗鲁打断别人说话或随意插嘴,是现代青少年应有的良好素养。
(1)要学会倾听。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用心思考,认真做笔记,不随便做小动作,不插嘴,如果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定要先举手再发言。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就是尊重自己。
(2)耐心听从父母教导。与同学交流做到专心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善始善终——完整做每一件事。
要求:做事善始善终,有开头,有过程,有结果,有秩序,学会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培养责任心。
(1)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值日这一天的工作。不偷懒,要细心,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摆得整整齐齐,抽屉不留纸屑,黑板槽没有粉笔沫,关好电灯、电风扇、窗户,锁好门。
(2)认真完成每一天的作业,不仅做好课堂作业,还要自觉完成家庭练习,如果没有完成要补做,不偷工减料,不半途而废,培养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3)担任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要有服务意识,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认真做好老师交给的任务。
5、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
要求: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做到,并努力做好。
(1)不要随便拿同学们的学习用具、钱等东西,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同意,用过后要按时归还。
(2)在父母、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示要改正的缺点,(如作业糊涂、上课不遵守纪律、打架……),就一定要做到。
6、遵守规则——维护社会公德。
要求:做事之前要养成了解规则的习惯,并自觉遵守。譬如,上下楼梯靠右行,在公共场所按要求排队,遵守交通法规等。
(1)遵守作息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早退;上课预备铃声响,立即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端正坐位,保持安静,等候老师。下课等老师走出教室,再离开座位。
(2)课间活动、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出操时或参加其他集会按要求排队,有序进出。
(3)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道,注意“红灯停,绿灯行”,乘坐公交车,先下后上,前门上后门下,前后不推挤,不争抢座位,遇到老弱要让座,做到文明乘车。
7、增强体质——天天锻炼身体。
要求:养成运动的习惯,长大了也很难养成。每天应保证睡眠8-10小时,运动1小时以上。
(1)认真做好“两操”,上好体育课。注意听从老师指挥,随音乐,跟节奏,做到精神饱满,专心致志,动作规范,坚持不懈,锻炼才有效。
(2)放学后或假日,合理安排活动、锻炼时间:打球、游泳、跑步……做到学习和锻炼相结合,促进身心健康。
8、勤劳俭朴——用好每一分钱。
要求: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节约每一分钱的实质是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节约地球上的每一点资源。
(1)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劳动财富。生活不攀比,不追求名牌、时尚的衣物等物质享受。
(2)学会理财,合理利用零花钱,努力做到少买零食,不买零食。
(3)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要及时开、关电风扇、电灯。如体育课,值日同学要关好教室电灯、电风扇后再离开。
9、勇挑重担——记住自己的责任。
要求:要有责任心,认真学习、整理好个人的学习生活用品等都是青少年的最基本的责任,务必要力争做好。
(1)在家里不要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书包、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
(2)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交给的事情,一定要负责做好。
10、保护环境——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要求:从自身清洁卫生做起,同时保持周围环境整洁,是培养孩子良好精神状态的有效措施,这样他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好心情。
(1)自觉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漱,常剪指甲,衣着整洁,整理自己的卧室。
(2)在家里、学校,在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都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
(3)爱护周围的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为地球增添一片绿。
为了带领学生光荣入队,经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政治时刻,我们将给孩子们留了作业:讲一个少先队员的故事;坚持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入队申请书。挖掘身边的点滴教育资源,为孩子们认识少先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走进少先队提供了一条积极的途径。并有意将养成十种好习惯与入队联系起来,用少先队员十种好习惯来要求、勉励同学们,逐渐培养好习惯。班级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知识,多读课外书,再把自己学到课外知识讲给大家。让学生在伙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别人的聆听,别人的赞赏强化他的个人荣誉感,逐步使学生乐于追求荣誉,进而在“入队”这个大活动中积极追求,积极表现,视入队为本阶段的最大荣誉。同学们因获得了个人荣誉而感到快乐,因快乐更加向往新的荣誉,让荣誉感贯穿了他入队生活的始终。
总之,加入少先队一生就一次,养成好习惯幸福一辈子,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充实快乐的入队生活,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少先队员的光荣,并不断提高队员的使命感,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