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全国中小学生要共上《开学第一课》
- 下一篇: “养成十个习惯,争当附小小主人”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和谐
人民时评:不妨让我们从奥运学和谐
从奥运看和谐,还要看到关键一点:和谐需要纪律,需要规则。奥运项目五花八门,但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规矩,“不可越雷池半步”。奥运如此,社会亦然。和谐崇尚多样多元,但绝不允许各行其是,要讲起码规矩。“乱”中有治乃真和谐。体育如此,各业皆然,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这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诚如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毫无疑问,应当遵纪守法。这,才有大空间、大天地、大和谐。
竞争
人民时评:不妨让我们向奥运学竞争
一个北京奥运会,会发生多少次竞争和竞技、抗衡与较量,会发生多少竞技故事?或会令人血脉贲张,为之倾倒,或会令人扼腕叹息,仰天长叹。但千万不要忘了,赛场小社会,折射的,却真是世相百态。我们身处市场经济社会,身处竞争社会,好好看奥运,一定会从中领悟到竞争的真谛。
公平
人民时评:不妨让我们向奥运学公平
权力离不开监督,公平离不开监督。公平这玩意儿,本来就特具“民本性”。有比较才有公平,比较之中出公平。这就像体育比赛,得有裁判,得有监督机制,不是甲方、乙方自己说了就算的,得有专人拿着规则这把尺子来评判。还有,得接受人民群众的严密监督。你想不公平都不行,你若不公平,人们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你。吹黑哨有没有?当然有,但是,有监督和无监督,这黑哨出现的频率、性质肯定不一样。我们平常的生活也同理。尤其是权力在握者,没监督,早晚会出事。西谚曰:总统是靠不住的。谁靠得住?像体育竞技一样,得靠规则、公开和监督!这才会有公平公正!
礼仪
人民时评:不妨让我们向奥运学礼仪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的生活里也常常碰到不讲“礼”之人之事,这也是事实。一度,“国骂”风行,前一阶段,又在网上“升级”流行;出了问题,有了纠纷,总是不肯道歉,甚至拳脚相加。这是很丢人的,很无“礼”,很失分。还有,我们有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我们有些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横穿马路等等。这些,没有必要回避、讳言。奥运期间“收敛”了,好些了,要谨防的,是奥运后的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民本
人民时评:不妨让我们向奥运学民本
奥运前夕,中央所有常委都在反复讲一句话:“少扰民,多便民”。这是中央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央政府治国安邦的新的思路。用务实理性、人本主义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这个变化是根本性的。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也会把政府的事放在心上。奥运是世界的奥运,在北京办奥运,中国老百姓当然会克服困难,做好东道主。这一点,本质上,政府和百姓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是完全相通的。
坚守
人民时评:我们不妨向奥运学坚守
奥运当然是有原则的,奥运当然是坚守原则的。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针对一些人提出的“取消奥运圣火传递”的声音,坚定地说“不”。这是令人敬佩的,这是令人欣慰的。本来嘛,就像中国那句古语说的:“听到蝼蛄叫就不种谷子了?”当然不,谷子要按时种,这是原则,谷子种下去,浇水,施肥,它们会茁壮成长的,无边绿色就会沁人心脾。这就是原则,也是天道。
理解
人民时评:刘翔退赛,我们不妨向奥运学理解
对刘翔要理解,这一点,在主流舆论引领下,已成共识。我还想说,即使对那些一时想不开指责刘翔甚至恶语相向的观众,我们在指出并批评其不文明的一面的同时,也应对他们有一份体谅和理解。这些人中有人恨刘翔是与刘翔为敌吗?可以说,绝大绝大多数这类人,都是刘翔的拥趸,他们只是“恨铁不成钢”之类的心情在非理性的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中“爆炸”而已,其本质和初衷仍然值得爱护。这,也应获得一份理解。媒体、舆论乃至政府也应对之有足够的理解。改革开放30年中,有一个口号永远不要忘却,这就是“理解万岁”。2008年的奥运会,又一次以生动的刻骨铭心的案例,再一次教会国人、世人什么叫“理解万岁”。
开放
人民时评:郎平执教美国,我们不妨向奥运学开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盛大的体育赛事,一次中国形象在全世界面前的展示。对于全体国人来说,还是一次深刻的道德洗礼。点击详细>>>>
在东道主运动员堂堂正正、干干净净夺得金牌榜第一的同时,东道主观众的理智与成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更让世界瞩目。点击详细>>>>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益临近,京城各大书店奥运题材书籍持续热销,其中奥运观赛手册、奥运场馆介绍、奥运文明礼仪等书籍更是受到读者欢迎。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如果北京男人认为他们还能像以前那样,一大早从家里溜达出来,没刮过脸,带股味儿,身上还穿着睡衣和拖鞋,然后闲逛到超市或公共厕所,那他们就得三思了:“礼仪警察”已经出动,为了奥运会,现在必须打扮整齐。点击详细>>>>
是什么让奥运会如此令人着迷,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是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绘就的壮美画卷,是每一位奥运参与者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共同坚守。点击详细>>>>
用理解为奥运加油
人民广场站,一条拉布拉多警犬在女警的牵引下执行公务,在人群中穿梭,左嗅嗅、右闻闻。警犬凑近乘客时,大伙儿都会友善地原地站定,胆子大的市民还会拍拍警犬的头,说:“你辛苦啦。”市民们都很乐意见到警犬:“这说明安保措施到位,让我们很有安全感。” 点击详细>>>>
小余读报:开放中国以更成熟心态迎接奥运
7月28日,来自荷兰、美国、丹麦、印尼等国的游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景观前合影。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逛北京,看奥运。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