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速度与激情的奔跑,创意与灵感的飞扬——宁师附小体育、美术公开课精彩纷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10 09:11:52 阅读:187次

2025年48日上午,综合组教研活动在宁师附小东侨校区举行,体育黄友炜老师执教公开课 发展位移速度的游戏》,美术刘歆雨老师执教公开课《风来了》。

足球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公开课在热烈展开,此次公开课由黄友炜老师执教,围绕“发展位移速度的游戏”展开,将趣味游戏与有效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体育课。

课程开始,“赛车手训练营”游戏迅速点燃学生热情。同学们手拿敏捷圈,跟随音乐模拟开车,慢跑、刹车、加油等环节融入多种动作,如小碎步跑、单脚跳圈等。音乐与提示音巧妙配合,让学生在趣味情境里不仅活动了身体,还初步感受了速度与灵敏的重要性。集合整队时,学生们快、静、齐,展现良好纪律性。image1.jpg       学习提高部分,“小巷接力赛”、“立交桥接力赛”、“高架桥接力赛”等游戏精彩纷呈。“两人小巷卡位赛”中,两人一组听口令转圆环、换位扶环;“四人小巷卡位赛”里,相邻4人小组合作竞争,同学们专注投入,快速的脚步移动与反应令人称赞。“立交桥接力赛”要求四人小组依次双脚跳十字象限跳并接力,“高架桥接力赛”则考验学生右侧脚小碎步快速移动能力,小组间竞争激烈,加油声此起彼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位移速度、灵敏和协调能力 。image2.jpg      体能锻炼环节,“8人俯撑移动”和“8人跳跃连圈”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能。俯撑移动时,同学们手臂有力支撑,依次前行;跳跃连圈中,单脚跳与开合跳交替,大家坚持完成,展现顽强意志。image3.jpg

课程尾声,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行静态与动态拉伸放松。老师总结课程,强调灵敏速度素质重要性,并布置家庭锻炼作业,培养学生课后运动习惯。

课后综合组的老师们对黄友炜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本次课紧紧围绕“以体树人  有效体育”的课程目标;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此次公开课以游戏为载体,成功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欢乐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提升位移速度、灵敏和协调素质,更培养了安全意识、合作精神与体育品德。这样的课堂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image5.jpg

五楼教研室里,刘歆雨老师以“风”为,带领三(3)班学生开启了一场视觉与想象的盛宴。学生回忆生活中红旗的飘动、树叶的飞舞利用科普视频中探究风的形成原因,科学性与艺术性悄然融合。课堂中段,学生化身风中万物,用不同程度的肢体动作表现微风与飓风的差异,欢声笑语风的种类风力差别铭记于心。紧接着,刘老师带领学生赏析中国画《阵风》,分析画家如何通过衣物飘飞、线条流动表现风的力度,并总结出“物体变形”与“动态线条”两大创作技巧。

image1.jpg

作品创作过程中,刘歆雨老师巧妙融入科学观察与文学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自主绘画。课堂尾声,学生们纷纷展示作品艺术表现力与自然认知在创作中悄然共生。刘老师对作品逐一点评,肯定学生观察力的提升与线条运用的巧思,并总结道:“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艺术的灵感源泉。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继续发现美、创造美!”

image2.jpg

本次公开课是宁师附小“学科融合”教研系列的又一实践。评课教师表示“用科学观察支撑艺术表达,以文学想象激活画面叙事,最后通过大胆创作实现创意物化——这堂美术课真正让核心素养‘看得见’。”正如教研组长总结:“当孩子们学会用画笔‘听见’风的声音,美育已不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成为连接自然感知、科学探究与生命体验的桥梁。”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