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于2025年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今天,我们通过名字的故事缅怀黄旭华院士。
第一,改过的名字:黄绍强改为黄旭华。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父母为他取名叫黄绍强,黄旭华的名字是他17岁时自己改的。这位海边少年,从小目睹日军对家乡的轰炸,正在读书的他立下报国之愿:希望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能如旭日东升般崛起,所以把名字改成了黄旭华,也就是旭日东升,耀我中华的意思。从此,这成为黄旭华一生的座右铭和做人做事的出发点。
第二,隐藏的名字:隐姓埋名三十载。
大学毕业后,黄旭华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港务局团委等单位工作。然而1957年,黄旭华这个名字却突然消失了,连家人也不知道他的踪迹。 这一年,他接受了一个必须时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透露工作单位和任务,需要干一辈子的工作——建造核潜艇。当时,研制核潜艇和研制原子弹一样,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1957年到1985年近30年时间里,他淡化了与亲人的联系。1986年,年满花甲,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看望了已93岁高龄的母亲。他说:“虽然不能承欢膝下,但只要为国尽忠,对父母就是最大的孝。”
第三,光荣的名字: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深度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当时黄旭华已经62岁了,大家都明白这是既非常重要,又是十分危险的试验。黄旭华坚持亲自下艇,为大家鼓劲。这次深潜试验,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都因承受压力过大而渗出了血,他也由此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从1958年到今天,黄旭华见证了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们现在不仅有常规核潜艇,还有战略和攻击核潜艇,不仅有核潜艇,还有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等海上武装力量集群。我们的军队更强大,祖国更安宁。 第四,闪亮的名字:终身奉献不言悔。
2013年,“感动中国”写给黄旭华的致敬词是: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您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您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您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2017年,黄旭华光荣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和600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一起,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荣获“共和国勋章”,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他最爱说,我不后悔;他最喜欢,和年轻人谈心;他最热爱,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他深情地说,如果有来生,还要造潜艇。
黄旭华院士的名字,我们一直要讲下去……
队员们,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像他小时候立下报国之愿一样,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审核:刘小春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