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家长学校
有个心理学法则叫;闪光灯效应,就是说孩子特别容易对含有特殊意义的仪式,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
而这15件幸福感满满的小事,效果一点不比花大几万,出去玩一趟带给孩子的幸福感差。
赶紧做起来!
1、家庭会议
每周在固定的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分享本周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收获,探讨下周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家庭的沟通和理解,还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决策的重要参与者。
2、纪念照片
每个年或半年,全家去同一个地方拍一张照片,记录全家的成长与幸福。
3、超市购物
每周末带孩子去一趟超市,让孩子列出购物的清单,把家里的冰箱填满。让孩子感受生活气息,还可以锻炼规划能力。
4、农家乐采摘
摘苹果、摘山楂、喂小羊、摸鱼···这些活动,没有小朋友会拒绝的。
5、爱心留言板
在家里做一个留言板,给孩子一个有趣的沟通形式。可以互相留言所有通知、计划和所有的爱。
6、每周一次家庭大扫除,
每周都要做一次大扫除,每个成员都要参加。所以妈妈要做好收纳的攻略呦,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参与进来。
7、给家人过生日
记得每一位家人的生日,并且和孩子一起准备贺卡、生日会、DIY一份小礼物等,或者送一个盲盒,猜不到的惊喜。
8、每月一次“身份互换”
“互换身份”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平时都是大人管孩子,但是在这一天,孩子需要去管理大人一天的生活。
大人能够感受到“被安排”的无奈,孩子能够感受到“安排”的不容易。这个过程中,有着“长大”的幸福感,学会体谅父母,亲子关系会更融洽。
9、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或者纪录片
其实,孩子看动画片或纪录片的时候,也想要人陪伴。而且,看完之后,孩子会有很多的故事想要分享,有很多情节想要讨论,有很多问题想要讨论。
但如果父母能陪孩子一起看,亲子之间的互动就多了起来,幸福感也会满满。
10、家庭聚餐日
在每个月的固定哪个周末或者指定一天作为家庭聚餐日,可以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参加,可以选择在家、酒店、户外聚餐等多种形式;
11、成长银行账号
给孩子开立一张银行卡,陪他一起去存和取,让孩子学习管理钱和存钱的意义。
12、培养共同兴趣
父母和孩子一起培养几个共同爱好:比如晚上一起看书,早上一起晨练,周末一起打球。
13、目标时间胶囊
孩子和孩子写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目标,一个瓶子存起来,到了年底打开一起盘点。
让孩子感受制定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意义。
14、邀请小朋友
让孩子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孩子主导玩什么吃什么,父母帮忙。
让孩子体验身为小主人的荣耀感和责任感。
15、坚持传统习俗。
春节,一起贴春联,守岁,端午,一起去包粽子,中秋,一起赏月吃月饼。这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能极大地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来源:小蝌蚪皮皮虾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因微信公众号改版,为防止错过语文榕的推送,请【星标】或文末点【分享】【赞】【在看】。
如何设为星标?点击公众号名称“语文榕”,再点右上角的“...”,点“设为星标”就可以啦!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