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家长学校

张若昀又上热搜!养孩子想不明白这三件事,砸再多钱也白搭
作者: 来源:微信转载
发布日期:2023-12-31 14:46:10 阅读:290次


我最近在追电视剧《鸣龙少年》,一集一集看下来,感触颇深。


《鸣龙少年》虽然讲的是“差生”逆袭的故事,但它还聚焦了不少学校之外的东西。


故事的中心,是几个因种种原因聚集到11班的“差生”。张若昀在剧中饰演他们的老师,叫雷鸣,跟他搭档的女老师由黄尧饰演,叫桑夏。


说真的,这几个“差生”,每一个都“不一般”。他们的经历,让身为妈妈的我,边看边冒冷汗……


当孩子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


先来说说“差生”之一的禹洋。


禹洋一出场,就遭遇了“校园霸凌”——有人偷拍了他穿老式红内裤的照片,发到了校园表白墙,一时间禹洋成了“风云人物”,很多同学都管他叫“内裤学长”。


可即便被如此对待,禹洋都没反抗,他低着头,夹着胳膊,有点口吃,手足无措,畏手畏脚……



为什么会这样呢?


禹洋的父母离婚后,妈妈一个人带着他。从小到大禹洋事事都在妈妈的安排下进行,他不敢有、也不被允许有自己的想法。妈妈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澡都不让他自己脱衣服。


这其实是一种“母子共生”状态——妈妈和孩子好像是一个人。


孩子和母亲的共生关系,在婴儿时期的前六个月是健康的。六个月过后,孩子会逐渐与母体“分化”。


换句话说,已经上高中的禹洋和妈妈这种“共生关系”,是不健康的。


禹洋转班,是妈妈带着他进教室,滔滔不绝地介绍他,强调他有多么爱学习,不让孩子插一句嘴;


禹洋去吃饭,妈妈作为食堂打饭阿姨,大声呼喊正在排队的儿子来插队打饭,还当众说出他昨天拉肚子的糗事,丝毫不顾及同学们的不满和儿子的自尊心;


禹洋要去洗澡,妈妈在女员工宿舍里帮他脱衣服、擦身子,毫不在意旁边女同事们的眼光和议论;


禹洋在学习,妈妈隔一小会儿就给他发消息,看他一直没回复竟然直接跑进教室打断老师上课,说是“怕儿子出意外”。


……


禹洋妈妈掌控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如同操控着自己的手脚一般,不允许儿子有自己的意志,更不允许他对自己有任何的逃避和隐瞒。


正因为如此,禹洋在家都不能关房门。因为高二留级的事,父母发生争吵,想要逃避的禹洋躲进房间,锁上了门。可得到的结果是妈妈拿了把菜刀,一刀一刀砍掉了门锁。


 

禹洋在门后蹲下抱住头、浑身颤抖、泪流满面……跟门锁一同被砍坏的,是他的自尊、自信和自爱。


长期置身于如此高压的母爱下,禹洋胆小、怯懦、社恐、沉默寡言,几乎从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精神和身体时时刻刻都处在紧张状态。


他口吃、容易呕吐、拉肚子、一听到手机提示音就冒冷汗……这都是精神压力躯体化的表现。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为禹洋妈妈觉得委屈:我给了孩子全部的爱,到头来没有感激不说,还要受到指责?


爱没有错,但以“爱”为名的强控制,会让孩子非常痛苦。


禹洋妈妈一直希望禹洋走她觉得好的道路,但这却剥夺了禹洋对自我的掌控感。一个人的肉体不能承载两个灵魂,超载的人生,只会给孩子带来内耗和无力。


 

当孩子不被信任,被贴上负面标签


江晴朗,表面上人如其名,阳光开朗;可实际上,却是个自卑脆弱的小孩。


江晴朗的妈妈是高知父母的一种典型代表,因为自己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就特别希望儿子能“复制”她的成功。


一方面她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待,可另一方面又认为儿子浑身是缺点,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

 

她希望儿子好好学习、拿高分,但不相信儿子能自觉学习,给儿子贴上“缺乏自控力”的标签,监督儿子学习;


儿子喜欢说唱,想要学艺术,她给儿子贴上“不务正业”的标签,一口回绝,命令儿子必须读医科;


儿子学习时偶尔回复了一次信息,被她抓个正着,立刻给孩子贴上“不上进”“装模作样”的标签,说孩子根本没学习,就是在玩儿。


……

 

同学都能看出来江晴朗所承受的压力,江晴朗说:“这就是我妈,让我好好学习,又不相信我能好好学。”


江晴朗其实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只是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一次又一次的不信任下,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妈妈的“暗示”,觉得自己“不行”,靠自己考不了好成绩。


于是,为了应付妈妈的高期待,他选择了在考试中作弊来取得高分。


这种“不信任”以及无意识的“打压”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不信就看看下面这些对话,是不是很耳熟:


“下次考试我要考XX名/我要超过XXX!”

“不要骄傲,这次考得好不代表下次就能考好,还是得继续认真学习啊!”


“这次马虎了/失误了,再来一次我肯定能做好!”

“拉倒吧我还不了解你,你就是不认真,再来一百次你还是这样!”


“妈妈你看我做成了这个手工!而且我是做得最快的!”

“做这个有啥用?还不如看会儿书/做会儿题。”


……


这些不经意间的打击和不信任就是一盆盆冷水,浇灭了孩子心中自信的火苗。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由衷的称赞和欣赏,没有孩子会喜欢被“泼冷水”。比起简单粗暴的“以结果论成败”,孩子更愿意父母看到并认可自己努力的过程。


在剧中,江晴朗跟妈妈约定,如果考到了90分以上就能留在11班,如果考不到就听妈妈的转去另外的班级。


可是转头妈妈就给他联系好了另外的班级,说让他集训后就过去。这段母子间的对话,我每次听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委屈和沮丧。



于是,江晴朗对证明自己也充满了无力感。情急之下,他甚至再次想到了请同学帮忙作弊,结果被拒绝。之后,他越担心越着急,就越学不进去,总觉

得同学和父母都在等着看他考砸的笑话,几乎要彻底放弃……


可见,动摇孩子的自信可能只需要一句话,而想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就没这么容易了。


当孩子被父母漠视


程雨杉,一个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女孩。


她在刚出场的剧情中,就是在故意扮成熟见网友,活脱脱的一个“问题少女”。


然而还没看完一集,我就已经打心眼儿里心疼这个姑娘了。


程雨杉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母亲跟继父结婚那天,程雨杉甚至不被允许上桌吃饭……再后来有了弟弟,她就成了家里的“透明人”。


对父母来说,她存在的价值,可能就是给家里干活,给自家棋牌社的客人算钱。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她的房间跟吵吵闹闹的棋牌室只有一墙之隔,她房门上贴着大大的四个字:不是厕所!


 

可想而知多年来她在家里有多不受重视,受到多少打扰。


她还经常被继父各种动手动脚,甚至在房间里发现了隐蔽的摄像头!


而且,家里的“重男轻女”也表现得十分明显——程雨杉处处受冷落,弟弟在家里备受宠爱。家里宁愿花10万送弟弟去好学校,也不愿意花380块给她买新校服。


 

程雨杉的妈妈对这一切并非一无所知,但她选择了漠视。不但漠视,她还要求女儿多理解、多帮自己干活。


甚至当继父冤枉程雨杉偷钱时,妈妈都没替女儿辩解一句,而是一味地纵容继父的诬陷。


 

原本应该保护女儿的妈妈选择了不作为,一点一点地浇灭了女儿心中的希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程雨杉感受到的只有恐惧、委屈、无助、失望……


这些问题的积累让她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问题少女”,以至于想要通过“嫁人”来逃离这个家,所以才选择扮成熟去见网友。


在程雨杉的成长中,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安全感是非常有限的,这导致了她内心十分匮乏表面强装出一副不好惹、不吃亏、不怕事的样子,私底下却只能躲起来偷偷地哭。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情感上的忽视和冷漠,与身体受到虐待的伤害,是同样糟糕的事情。”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情感回应,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孩子面临的不仅仅是无助,还有深深的绝望——没有人可以依赖,也没有人可以倾诉,凡事只能靠自己。


没有被爱滋养过的孩子,很难去爱自己、爱别人,也很难爱这个世界。


 

最后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道:


“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往往在无意间产生,使结果和愿望背道而驰。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那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我们可以看看剧中的孩子们是如何改变的。


一方面,雷鸣和桑夏作为11班的老师,给予了孩子们信任,相信“不行”的他们“能行”,让他们从“无能感”中一步步解脱出来,从一次次进步中,认可自己、相信自己;


另一方面,家长也慢慢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


禹洋的妈妈虽然还会对儿子唠叨,但在禹洋给自己的房门装上新的门锁时,她没有阻止,逐渐接受“孩子长大了”的事实,尝试放手。



而禹洋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了一些信心,能做到抬起头跟别人交流,表达的时候也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


当妈妈希望他去别的机构上课时,他已经敢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要是没有他们,我也学不成这样,我哪也不去”;

 

他甚至能做到在妈妈面前平静地关上房门,跟妈妈暂时隔绝开来,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



而江晴朗的妈妈也同意了儿子留在11班,虽然江晴朗以一分之差没有达到九十分,但她看到了儿子做出的努力,愿意相信儿子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了妈妈的肯定,江晴朗的脸上也终于“晴朗”了起来,他不再担心大家看他笑话,也不再内耗,心无旁骛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而程雨杉的妈妈也开始站出来保护女儿,她阻止丈夫拆掉女儿的房间,并且重新收拾、布置了一番,还把之前被丈夫剪坏的布娃娃重新缝好、放回了程雨杉的床上。


妈妈对她说:“多摆几张台子能多挣几个钱,还不如我女儿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永远从这儿走出去。”



程雨杉感动地抱住了妈妈,心里终于没有那么无助和害怕——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了,有老师和同学,还有妈妈和她站在一起。


她跟偷拍她的继父撕破脸,告诉他:“电脑里的东西,有种你就发,看警察抓你还是抓我。”

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带妈妈离开这个“家”。

 

你看,当孩子们被真正看见和悦纳之后,他们就不会在心里排斥自己,跟自我、跟外界较劲,而是汇聚力量找到自己,去做自己。



最后想跟大家说,人都会犯错,我们当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也会犯错,重要的是意识到错误之后,尝试做出改变。


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共勉。


 

尽管“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已刷新了人们的意识,但如何把这一理念应用于生活中,落实到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中,仍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

推荐:尹建莉亲授教育课大礼包,内含三门好课
家庭教育课《爱与自由: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每天都做好妈妈 | 尹建莉问答集锦
家庭教育:如何能做得少又做得好?

深度解读教育与人性及社会的关系,并给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回答部分家长的提问。

不仅学习到育儿的智慧,也能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修为之道。

原价298元
元旦好课狂欢节
限时3天
特惠价99元
教育难题
尹老师用智慧
亲自为你解答

点击下方小程序,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广告)
作者介绍




刘栗,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