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平安校园 >安全教育

灾难来临时,我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彭小妮|ndfx2006@126.com 来源:
发布日期:2008-11-05 15:19:12 阅读:5970次
——聚焦我市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
 
蕉城在线
  闽东日报消息
  [编者按]
  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青少年往往因为防范意识差,自救、逃生本领弱等原因,成为最容易遭受伤害的一个群体,其对于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所以对青少年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青少年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自然灾害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意义重大。
 
 
宁师附小应急演练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避险。
 
教育部门:安全教育成为青少年必修课
 
  今年7月,省教育厅、省地震局发出通知,要求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8月,市教育局转发了《关于在全省各类学校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的通知》,要求必须于9月新学年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今后在校生每学年都必须开展此项活动,应急演练中小学和幼儿园每学年2次以上,高等院校不少于1次。这就意味着,在以往学校开展消防、交通等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被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防灾减灾教育和应急演练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面对地震、火灾、洪水等等自然灾害时的自救互救、逃生避险基本常识,还要加强“实战”水平,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实地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安全教育不停留于掌握知识的表层上。
  逃生避险是一种技能,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却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顺利开展此项活动,市教育局在今年暑假期间就对学校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安办负责人、学校分管领导,强化防灾减灾知识,就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开学后,我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也联合当地的地震、消防等部门,召开专项部署和培训大会,为顺利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做好准备。
  据市教育局副局长章彩华介绍,当前全市各类学校首先要开展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然后再进行防火防汛防雷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并逐步形成长效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机制。此外,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各类学校在举办应急演练之前都要认真修订完整科学的切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预案,以求演练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地震来了怎么办》和《地震知识100问》、《常见自然灾害安全防范手册》、《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宣传资料也从市教育部门送达各个学校,由学校组织学生学习、观看,由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视频画面、图书资料直观生动地了解包括地震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常识,学习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自救自护、紧急避险和安全逃生知识。

古田一小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的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安全教育知识
 
古田县:居安思危常演练  普及常识建基地
 
  一直以来,安全教育都是我市各级教育部门紧抓不懈的工作,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开展了安全教育,有条件的中小学与消防部门、交警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建立“消防警校”等,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也为学校全面实施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有不少学校居安思危,在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未形成机制前就认真地组织学生学习对抗自然灾害的知识,并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古田县水口镇平时小震活动频繁,今年3月6日还发生过两次4级以上地震,所以水口中心小学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年初至今开展了多次应急逃生演练活动。现在,这里不管高低年级,学生听到地震警报后就能作出快速反应,按正确的方式撤离危机现场。据中心校吴明校长介绍,从一开始训练学生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反应不快,到后来能严格听从指挥、反应迅速,直至现在从警报拉响到五层楼六个年级的学生全部撤离到操场,时间已经缩短到3分钟以内,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逃生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有通知到突袭演练,学校还组织了几次地震、宿舍断电、紧急事件的应急疏散演练,学生都能从容应对,紧张而不慌乱,顺利疏散,也从没有发生因演练产生的安全问题。
  早在今年4月份,古田县第一小学就举办了一场由二百多名师生参加的“防震减灾常识讲座”。师生们观看了“防震减灾基本知识”科普系列图片展和“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录像,听取了该县地震办高级工程师所作的“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讲座”。通过讲座使师生们对地震的形成和类型、地震引发的主要灾害以及地震时应急避震方法与震后紧急救援等基本常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了更好地在中小学师生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古田县教育局、地震办联合在古田一小建成了“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基地由图文展示厅、阅览室、视频播放厅和网络室组成。其中图文展示厅、阅览室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地震常识、逃生自救知识等图片展板,阅览室的每个座位都分发了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古田一小还培训了小解说员,配合图片讲解防震减灾知识。基地建成后,该县已经多次组织各学校教师和学生前来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观摩古田一小组织的应急逃生示范演练。同时基地的建成也将进一步推进古田一小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建设,示范校将通过长期的安全教育实践和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学生在教室里演练紧急避险
 
宁师附小:营造安全氛围  提升安全素养
 
  “小震不要慌,就近藏一藏;楼底往外跑,高楼躲桌旁。”“楼道疏散防踩踏,前后跟紧莫推拉。丢鞋丢物不要捡,遇到踩踏急停脚,保持冷静呼老师,齐心撤退是法宝。”———宁德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们能背诵许多这样的逃生口诀,他们就是利用这些口诀将安全逃生知识熟记于心。这些口诀都是附小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编的,他们将强震、疏散、余震、被埋压时不同的逃生知识与要领一一编入口诀之中,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背诵,记住并入脑入心。
  安全教育不应当是单向的灌输,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渐渐形成自己的“危机意识”,掌握知识,灵活应对。宁师附小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班队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再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让学生一起参与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还要学生谈感悟,写心得,编口诀。
  安全逃生可谓是一门科学,当深入去了解它,会感觉它值得研究的东西越来越多。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阮光清副校长就将组织学生应急演练活动和安全逃生作为一门新学问来探索研究。在学校,他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总结,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学习安全知识的乐趣。孩子们举一反三,思维活跃,对于应急逃生,他们想到了许多“预案”之外的“意外情况”,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情况,大人可能都没有想到,比如:应急逃生时如何防止摔倒?疏散中摔倒如何紧急自护、自救?如何应急预防踩踏?万一逃生通道阻塞怎么办?逃生楼梯折断怎么办?有了这些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带着答案参加演练,必然会使应急演练更加接近灾害发生时的情境,考虑得越周全,演练的实效就越明显。许多孩子经过思考有了自己的“金点子”,再在同学当中互相交换交流,并编成口诀,形成了自己的自护自救预案。
  阮副校长告诉记者,演练不是同一个模式、形式主义的过程,而是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参与和提高的过程,应当通过演练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技能,形成学生的安全素养;要在演练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演练效果,并长期坚持下去。他们要让从宁师附小走出去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和素质。
 
一次成功的地震紧急疏散演练
 
  新学年以来,我市直属学校以及各县(市、区)中小学和各类高校都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以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为重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并陆续开展以防震为主要内容的应急逃生演练活动。10月20日下午班队课上,宁师附小成功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地震紧急疏散演练。
  10月20日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宁师附小的班队课。班主任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逃生知识,又与学生们一起齐声背诵了一遍逃生口诀。4时30分左右,附小学校广播响起:“老师们,全体同学,宁德师范附小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4时36分,尖锐的警报声响起,代表地震发生的两声长哨信号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强震来时,首先应该是“躲”。学生们听到警报声,迅速用双手护头,躲进课桌底下或躲避在课桌旁,按照平时的训练要求,躲避时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当班的老师迅速打开最近的门,另一扇门由最靠近门的学生顺势打开。“大家要将这想像成一场真正的地震,要冷静,不要慌!”老师边指挥边讲解:“在避险时要避开玻璃、电源、灯具、电器,保持安静,防止灰尘、烟雾进入口腔,转变身体方向,脸朝逃生门方向。”
  “呜———”强震10秒后,一声“强震已过警报”的长哨信号响起。“强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老师发出疏散指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撤!”学生在教室走道迅速排成四路纵队,头顶书包或书本分别从前后门撤离教室。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学生们一列左侧扶楼梯扶手跑,一列在右侧沿墙边跑,先低层后高层,迅速撤离到操场。疏散沿线的老师一直在指定的各层楼梯口处维持学生疏散秩序,防止学生摔倒、踩踏、抢道,指挥学生有秩序地向下疏散。
  一层教室里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教室到达操场,随之二层、三层、四层的学生快速下楼,跑出教学楼门口,疏散到各自队列位置蹲地守候。4时40分左右,3座教学楼的两千多名学生撤离教学楼,负责楼道指挥的老师也全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用时4分钟左右。随后,班主任清点了本班人数,并向总指挥长报告。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听从指挥,动作敏捷,疏散迅速有序,没有发生推拉、冲撞、拥挤现象,演练取得了成功。
  演练结束后,六(4)班的陈寒夕同学对记者说:“演练很有用,将来遇到紧急情况我就知道怎么跑。”同班的缪婷同学说:“我们班在二层,从警报响起到跑到操场时间是28秒,练久了,速度会更快。”
 
为青少年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青少年创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是让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能力的重要一环。
  平时多一次安全学习,危难时刻就多一份生的希望。之所以要学习安全知识,还要举办应急演练活动,是因为只有在模拟灾难发生时的情境中亲自体验、演练,才能将安全逃生知识谨记于心,通过长期训练提高逃生本领,养成临危不惧、应对自如的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5·12”四川大地震中,四川北川桑枣中学学生在1分36秒之内成功撤离教学楼,两千多名师生无一伤亡,成为成功逃生的典范。正是由于该校平时经常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让全校师生在此次大地震中幸免于难。从开学初到现在,许多学校通过开展演练活动,学生的应急反应、逃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一代学生成长起来,将来走上社会,他们对待危机事件的反应与处置能力应当都经得起考验。学校的这些学习与锻炼对于他们的一生都将是有益的。
  全社会都在关注学校安全,教育部门也不断地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范畴,努力为青少年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1996年,我国就设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今年,我省又建立了“福建省学校安全教育周”制度。此外,我市将4月份定为“宁德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的时间不断增加,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防火、防拥挤踩踏、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防汛、防侵害等都纳入安全教育的重点范围。
  学校在教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和逃生本领的同时,营造一种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中成长,则更能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安全危机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演练,提高自己的安全素养,这样将来在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面前才能沉着应对,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生存保障,而这也正是全民族安全素质提升的开始。

  

附件: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