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让残奥会成一堂生命教育课
- 下一篇: 郭正光:关注行为教育 培养良好习惯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班主任经验
编者的话:陈秀珍老师是我校一名普通教师,曾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班主任。她几十如一日,爱满教坛,教学一流,教书育人,教语文当班主任直到退休,成绩卓著,桃李芬芳,深得学校、师生及家长好评。今年退休已十年整,5月22日下午应学校和学校关工委的邀请重上讲台,为全体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及学校行政传经送宝,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她以生动的实例、激情的演讲,迎来听众好评如潮,掌声如雷。后辈们为陈老师的“教育故事”之生动而倾倒,为她爱附小情结之深厚而由衷敬佩,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附小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精神风貌。今应诸多老师的要求,学校关工委陈希英主任特意向陈老师要来讲稿,我们以"教好书、带好班,当学生良师益友"为题,在此全文发表,再次感谢陈秀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愿宁师附小的班主任工作在陈老师的带动下更上一层楼。同时也期盼我校有更多的退休老教师能去总结自己的教育故事,给学校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带领后辈教师传承你们开创的附小精神,奋勇前进。
老师们好!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在附小工作期间我始终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员,教语文当班主任。一心只想把书教好、把班级工作搞好,当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其他的想法。今天学校领导请我来聊班主任工作,我想是因为我经历过班主任工作吧。三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陪伴我度过了青年、中年、老年的美好时光,我感谢教师这个职业,感谢那一群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给我无穷无尽的回味与乐趣。
陈秀珍老师讲那过去的教育故事
在附小我带了8轮的学生,有的从三年级带到五年级毕业,有的从三年级带到六年级毕业,有的从四年级带到六年级毕业。1998年送走了最后一批毕业生后我退休了。退休后我发现自己越发热爱自己曾经工作过的这所学校。比如当我耳闻目睹学校在发展在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圈、省、市各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时,我和大家一样感到骄傲与自豪。又比如我听到人们这样评价附小:“宁德几所小学还是附小最好,我们要想办法把孩子送到附小读书。”这坦诚的话语又让我为附小感到骄傲与自豪。退休后有时我也会到学校走走看看,要是碰上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他们尽管手头上工作再忙也会停下来和我聊上几句很温暖的,挺受感动。今天,退休10年后的今天,我重返校园以这种形式坐在讲台前回味班主任工作正是因为我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宁师附小。
激情潇洒,教态不减当年
下面通过两、三个例子来说说班主任工作。我由于多年没进教室对现在的学生了解不多。我讲的例子都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如果老师们能够从案例中得到启示,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帮助我就满足了,这样也完成了学校交给我的任务。
先说班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我是这样做的。1988年,我接了一个班级三年(四)班,开学后的第三周,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她是一位因小儿麻痹症左下肢瘫痪不能独立行走的女生。说实话,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会给班主任带来很多很多工作上的麻烦。但我又觉得孩子已经很不幸了,她一定很自卑,我不能嫌弃她,更要去爱她。班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同学,同学们是有好奇心的,特别是那些调皮的学生可能会嘲笑捉弄她,我不能再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增加新的压力了,一定要让同学们尽快地接纳她,让她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大集体中。于是在这位学生进教室第一天的第一节就上思想品德课,有的放矢地学习《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篇课文,让孩子们懂得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少先队员应该做到的。要求孩子们在助人中学做人,时刻记着咱们班新来的同学很渴望老师同学给她深深的爱,很需要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帮助。同学们很懂事,下课后就有几位女同学围着她说话,这让我欣慰。但这仅仅是工作的开始,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才毕业,在这四年里这位同学都能快乐吗?我有些担心。音乐课和体育课,同学们要离开教室到对面楼的音乐室或到操场上上课,这孩子就留在教室里看书做作业。凡是这样的课,我习惯了听到上课铃响后都要进教室看看,关好门窗才放心到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有一次音乐课,当我到教室时看到这孩子呆呆地坐着流泪,问她是不是也想去上音乐课,她马上不哭了直盯着我,我明白她想去。这时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悔自己没有把工作做细做好,于是马上背她下楼,再背到对面四楼音乐室上课。(还好那时候我才40多岁背得动)下课后,教音乐的张老师帮助我一起把她背回教室,这样做虽然累,但我心里踏实多了。这样做能使孩子高兴也能感动全班同学。身教更重于言传,小学生年纪小模仿性强,教师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占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直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对学生来说这既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以后每周的这节课我都会这样做,后来有几位大个子女生主动上前帮忙,再后来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自发组织了助残小组轮流背上背下。从那以后,同学们时时处处能自觉地伸出友谊之手,不岐视嘲笑她,而是喜欢帮助她。说实话,如果光靠班主任是不可能很周到地照顾好这孩子的,只有依靠班干部发动全部同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使她真正快乐。每当看到同学们能在助人中学做人,心中有他人,我感到很欣慰,接班时的担心也放下了一些。
有幸珍藏了一张1992年5月28日《闽东报》——“叶敏和她的同学”
这个班我一直带到毕业,四年来同学们与这位同学相处很好。课间同学们围在她身旁陪她玩,陪她笑,逗她乐,轮流背她上厕所,背她到音乐室上课,背她上楼下楼参加集体活动,背她到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电影院在现在的南环路上)背她到郊外野炊,(南际、天王庙)“六一”儿童节游园扶她钓鱼、玩珠珠。每天上学班上只要有谁看到她的父母送她到校门口就争先恐后下楼帮助拿书包,背她扶她进教室。(包括调皮生、男生)四年来这个孩子两次住院动手术,同学们在班长的带领下给她写信,鼓励她勇敢地与病魔搏斗,班干部还到医院看望给她补课,全班同学你一元我五元给她捐款。同学们以真诚的友爱去抚慰一位身患残疾的同学,谁也没有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松对同学的帮助,甚至面临升初中的全市统考。师生们的鼓励与爱护驱散了这个孩子孤独心灵中的阴影,她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总有一天会站起来的,一定会的。”终于在五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她勇敢地拄着拐杖跨出了第一步,她终于站起来了!那时的喜悦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这孩子身患残疾是不幸的,但她生活在老师和同学们用爱心构筑的集体里是幸福的,在即将毕业那年的六一联欢会上,她满怀激情地唱着她爸爸为她改写的歌曲《小草》,歌词的内容是“教师关怀,同学帮助,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从不寂寞,从不烦恼,给我学习生活增添了信心,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人人都给我爱的心”。
这四年,这位学生从刚来时的自卑到有了自信心,从刚来的孤辟到后来的开朗活泼,从被动地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到能够主动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同学。(比如在学习上)92年和同学一样参加升学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被宁德一中录取。全班同学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也被同学的坚强所感动,大家更团结了,集体荣誉感更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加了,班干部工作能力也提高了,班主任工作轻松多了,我也放心了。
91年、92年《闽东日报》先后以“情如三月春”、“叶敏和她的同学”为题给予报道。91年被全国少年工委评为“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先进中队,刘静同学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先进个人。这位学生现在有一个得好的工作,政府机关公务员当会计。她与一位很帅的小伙子结婚了。在他们的婚礼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代表她的老师,代表她的同学祝福他们。看到她获得了幸福,我很欣慰。
陈老师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接下来我想谈谈对调皮学生的教育。调皮好动的学生是每个班主任最头疼最操心的,这些所谓的坏孩子可能会破坏同学之间的团结,破坏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会给班主任带来诸多的烦恼,但我一直以为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学业上的好与差,性格上的动与静的区别,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对他们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年接了一个新班级,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凡是我行我素,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课堂上吵闹做小动作,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课外打人骂人欺负同学家常便饭,简直是无理取闹。为了尽快熟悉班级学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我先是点名,当叫到他的名字时,他不站起来应声“到”,而是钻到课桌底下拖前桌同学的脚,嘴里还不傍地唠叨着什么。下课后,找他谈,他不理不睬,还在自言自语象是在骂人。我想我应该尽快到他家里看看,后来了解到他家住在五里亭,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好不容易找到他家,他站在家门口,远远看见了我,不但不欢迎我居然还放出狗来吓唬我,我很怕狗被吓得叫起来,他不以为然,好象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到他的父母经常吵架,他时常被打,要让这样性格倔强心理反叛的孩子接纳自己很难啊,怎么办?不能急,要耐心,有一天他在课堂上肚子疼,班长到办公室通报,我就赶快把他带到医疗室端来开水给他服药,还把他带回家休息,留他吃饭,下午带他上学,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能带病坚持上学。从这以后我发现他对我不会那么对立了。有时候动手动脚打同学,踢同学被我看到了,他会不好意思地停下手来。这说明在他的心目中有我这个教师了。再后来同学在我面前告他状说他抢同学笔盒,扔人家书包,欺负女同学等等,我批评他,他能听我说,也点头表示要改正缺点,但总是反反复复。经过深入班级与他聊天亲近他,把他带到家里与我儿子玩,关心体贴他,(我儿子比他大一两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他有了转变。一天几个同学跑到办公室非常高兴地告诉我这位同学做好事了,他看到一位小同学在操场上摔了一跤,爬不起来一直在哭,他就从楼上冲到操场扶起小妹妹,送她到医疗室。这要是在过去,不但不会这样做,还会幸灾乐祸呢。这下总算找到闪光点了,要紧紧抓住,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于是在班会课上我表扬他,发动同学们学习他乐于助人的精神,班长还把这件事写在班级好人好事登记簿上。鼓励起了作用,后来同学们告他的状少了,对他的好评有了,他也开始理解别人了。我真的很高兴,到他家又进行了一次家访,向他的家人通报了孩子近期在学校的良好表现,他的父母感动地说:“我们过去动不动就打孩子很不对。”他的奶奶高兴地说:“老师,我孙子最听您的话,在家里不会象以前那么凶了,晚上也有做作业了,放学后还会帮我推板车。”(那时他奶奶在替人家拉煤炭维持生活)
五年级由于特殊原因他转学了。转学后的一个傍晚,他冒着大雨,手上抓着一只不到一斤重的鸭子到我家,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用5分钱买的小鸭子养的,养了3个月才这么大,请您收下”,还说:“老师您以后有空一定要到我家来玩。”小小的礼物,朴素的话语,倾注了一位少年儿童真挚的心,炽热的心。孩子的真情让我感动,我越觉得班主任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在许多辛苦中品尝到孩子进步的喜悦。
十年前陈老师退休座谈会上老师们夸奖的掌声如潮
我体会到对这样学生的教育,不宜用简单粗暴或者讽刺挖苦甚至留级转学的方法摈弃他们,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用爱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信心。对他们进步后出现的反复不能急燥要耐心等待,及时抓住其转变的契机,肯定和赞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要把家访简单地认为是告状,不要当冒出问题了才去家访,平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向家长汇报,在这同时指出孩子的某些缺点,这样的家访比有了事到家告状效果会好得多。
就是批评也要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往往是这些学生离开母校后,最会记着小学的老师。98年教师节,我收到中国公安大学一位学生的贺卡,贺卡是这样写的:“老师,我小时候很调皮,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您却是我最敬爱的老师。"这用金钱买不到的祝福让我感动。99年我到北京探亲,端午节那天我电话联系上他,让他到家里吃粽子,约他在车公庄地铁西出口处等他,当我看到身着警服手执鲜花的小伙子向我跑来,还紧紧地抱住我,那时我真的很幸福啊!小小的班主任把我的情感、我的追求紧紧地交集在一起,接了一个又一个的班级,迎来了一群又一群的孩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体会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有了爱就会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他们;对学生有了爱就会真心、细心、耐心地去扶植他们,保护他们;对学生有了爱就会时刻记着自己肩负的责任——教书育人。
人是有情感的,我们爱学生,学生也会爱我们的。我们培养了他们,他们不会忘记,家长也不会忘记我们的。下面我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说说退休后学生给我的爱,与老师们共享。每年教师节学生没有忘记给我寄贺卡挂长途,有的还带着子女到家里来看望,我感到很幸福;95届学生的春节聚会邀请我,跟他们在一起聊天谈心我感到是那么的快乐;去年福安十几位学生(他们都40大几了)开车到宁德来看我,还带我到罗源玩,分手时在市政府大门口他们轮流和我拥抱,我的眼角湿了;我有一个学生当上了县长,她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她说:“我是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穷,老师您没有嫌弃我,还让我当班干部,我能有今天,我感谢您。"我为她感到骄傲;今年雷缪蕾同学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她母亲非常高兴地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还说想到第一个要告诉的人就是陈老师;张峥同学今年过年给我送红包,他还是在读的大学生,我不收,但他真诚地对我说:“这是我上大学后勤工俭学挣的第一笔钱,您放心收下吧!”我仅仅是他们小学的班主任,这么多年过去了也退休了,孩子们还记着我,家长们还记着我,让我深感自身平凡的价值。十年后,二十后后,年轻教师三十年后你们也退休了,你们也一定会品尝到这份甜蜜的。
聆听经验介绍 接棒后继有人
老师们,学校领导是这么重视培养班主任,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年轻教师的工作能力,在这样积极向上温暖的集体里工作会很踏实的,一定要珍惜,我羡慕你们。我相信,我们的学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会越办越好。谢谢!
退休老师陈秀珍
二○○八年五月
|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