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陈鸿: 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知识
作者:陈鸿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5-26 11:35:37 阅读:2185次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早上好!
     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中小学校的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十分严重,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5月20日,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省地震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大力普及地震应急避险知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知识。
     一、地震灾害基本知识
     为什么会出现地震呢?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振动,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
     地震有哪些前兆呢?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天气反常变化。动物行为异常。
     大震来临前,地光明亮而恐怖,常见的颜色有蓝、白、弘红、黄等;地声强烈而怪异,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二、地震应急避险知识。
     如果遇到地震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地震应急避险知识。
     地震应急避险场所:空旷且周边没有大型高层建筑物的操场、广场等场地;公园、露天的体育中心等.因此,我们平时应多留心观察周围的公共设施环境。
     如在学校里遇到地震: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安排;正在教室时,应迅速躲避到墙角三角区或开间小的地方,蹲下、抱头,闭眼。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正在操场时,原地不动,迅速蹲下,双手护住自己的头部。但千万不要跑到建筑物下面躲避。
     如在高层楼房里遇到地震:迅速躲进管道多、整体性好、跨度小的厨房、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小开间内;或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房屋倒塌后可形成三角间的墙根、墙角等处。但千万不要乘坐或躲到电梯里,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不要盲目跳楼逃生。
     如在公共场所里遇到地震: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秩序地采取避震行动;不要盲目拥向出口;若被人群拥挤,应双手交叉抱在胸部,保护自己;用自己的肩、背部承受拥挤的压力;被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要跟随人群向前移动,注意防止摔倒。
     如在户外遇到地震:应就地选择宽阔的地方趴下或蹲下;避开高耸的危险物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远离化工厂、仓库以及狭窄的街道、破旧房屋、砖瓦木料堆等场所;远离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烟囱、水塔,以及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各种桥梁及隧道。千万不要进屋。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远离山脚、陡崖;当遇到山崩、滑坡时,应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撤离,或躲在结实的障碍物、地沟、地坎下。
     三、震后自救互救知识。
     如果发生地震震后不幸被埋压该怎么办?
     1、重物压身的自救方法: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未受伤,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若已受伤,应及时用衣服等物包扎伤口,等待救援。千万不要轻易移动身体和撤去支撑物。
     2、废墟埋压的自救方法:挪开脸和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尘;尽力挣脱手脚,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小心翼翼地移开压在身上的物体;
用砖石、木棍等可移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以及残 断壁;捂住口鼻、朝有光亮或宽敞的地方移动。
     3、延长生存时间的方式:无法自救时,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不要大哭大叫,减少体力消耗;尽量注意休息,保存体力;寻找一切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等待救援。
     4、正确的救生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不要盲目撤除支撑物,以防塌陷对被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先使被埋压者露出头部,清除其口鼻中的灰尘,使其呼吸通畅,若已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当被埋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硬拉而应趴救,待其身体全部露出后再抬起。先对受伤者采取现场应急处理,再送医院治疗。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美好的明天,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知识,学会自救,学会生存。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