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林慧冬: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南京的暴虐行径
作者:林慧冬 来源:
发布日期:2007-07-05 12:49:35 阅读:1961次
宁德市关工委“七七”事变70周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宣讲报告材料选
   
         1937年12月13,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更是南京人民心中永远的痛。70年前,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大肆屠城,血流成河,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重温这段历史,并不是狭隘,不是偏执,而是为了以史为鉴,不让历史重演。
1937年12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翌日,日军长驱入侵南京后,采取集体枪杀、焚烧、杀人比赛、强奸、轮奸、活埋等对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进行了大屠杀,其手段是惨绝人寰的。
手段之一,屠杀被俘的中国军人,暴施“杀人竞赛”。世人多熟知的两位“杀人魔鬼”日军向井敏、野田岩少尉,在入城距南京20公里处的句容县城时,即开始进行杀人比赛,分别杀死无辜平民78和89人,当抵达南京城外紫金山时,已分别杀至105和106人,之后两人又相约杀至150人为止。当时,这两位“杀人魔鬼”的竞赛还被日本东京报纸报道赞扬,称之为勇士。其次把被俘的军人当活靶。如果捉到军官,就绑在树、桩上,当作教新兵练射击的活靶;如果士兵被捉到,就让他坐在已经挖好的坑前,当作教新兵练劈砍的活靶。同时在日军中还有许多灭绝人性的规定:如果是二等兵的,在屠杀时不能用枪杀,只能用刺刀刺杀中国兵;凡是被派到中国战场的排长,必须当众以其战刀砍杀中国俘虏,否则便无资格担任排长;凡是被征派到中国战场的新兵需再经3个月的训练,最后一个训练项目就是以刺刀刺死一活人,始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手段之二,机枪扫射、焚烧被捕的中国军民。1937年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将抓捕的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全部用机枪扫射后,浇上煤油焚尸灭迹。次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17日,日军把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后,一部分用木柴烧尸。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后焚烧,对未断气的就挖坑活埋。
手段之三,奸杀并施,滥杀无辜。日军进入南京后随时随地不分昼夜强奸我国妇女。强奸和杀人是分不开的,日军在强奸之后,就把被奸的妇女,甚至连同他们的家属子女,一齐杀掉。水西门外某寡妇,有女3人,长女18岁,次女13岁,幼女9岁,均被轮奸,幼女当场死去,长女次女亦不省人事。1个月中,全城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连不到10岁的幼女和70多岁的老妇都难以幸免,日以千起。金陵大学校园内,一个11岁的幼女,被日军轮奸至死。珠江路口,有一个79岁的老妇被强奸,其子与日军拼命亦被杀死。日军的兽性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位名李秀英的孕妇,当时已怀孕7个月被刺30余刀而未死之奇迹亦为世人所周知。我妇女坚贞不肯受辱或被奸含羞而投井和悬梁自尽者何止万千。无数妇女在被奸淫之后遭枪杀、毁尸,方式离奇惨虐,惨不忍睹,古今史册前所未闻。
手段之四,四处放火,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变成一座尸横遍野、满目凄凉的死城。《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包括奸杀8万多)。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1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10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铁案如山,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然而,日本国内一些妄图为日本侵略战争翻案的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是对历史的肆意歪曲和对良心的欺骗。事实上,日本侵略者烧杀淫掠的野蛮暴行,绝不仅限于南京一时一地。日本侵略者为了把中国变成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广大地区,就连地处僻壤的闽东也未能幸免,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为所欲为,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让闽东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据1937年人口统计,全区总人口为1434118人,到1945年全区人口降至1248779人。社会财产直接损失3.55亿元,间接损失2.83亿元。
我们要永远记取这些历史,在当今世界形势下,要“居安思危”,营造和谐世界,立志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繁荣、昌盛、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让悲剧重演。
              (作者为宁德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