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福建省的高校招生细则昨日正式敲定,最大的变化是教师子女报考师范院校无法再享受加分了。
[考试成绩:查分不查卷]
一、保送生不能参加高考
考试前接到省高招办书面通知,确认已被高校提前正式录取的考生(如保送生、单考生等),不得再参加高考。
二、考后不查卷,但可复查分数
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本人,不公布、不查卷。考生如对本人成绩质疑,可到当地高招办申请复查分数,但不能查试卷改得对不对,只能查各题得分相加是否正确。
[志愿填报:方式有两种]
估分填报:音乐、美术类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1日至6月12日,即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知分填报:报考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类考生兼报文史或理工类院校(专业)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8日至30日。仍实行“三知”填报志愿——即知道自己高考成绩,知道各批次的录取控制线,知道自己分数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
[录取时间:七月初开始]
录取仍采用网上录取。7月上旬开始,8月20日之前结束。
一、每个批次后招不满的院校可补录
对批次录取过程生源不足尚有剩余计划的院校、专业,省高招办在批次后期组织考生征求志愿补充录取。
二、录取决定权在高校
录取采用“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即对符合条件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
三、高分保护学生是否录取由高校决定
今年福建省仍对高分考生采取保护措施,不过,明确指出,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
高分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本科一批第一轮投档后,省高招办按“百里挑一”的原则(即平均每100人中取1个)划定理科和文科高分线,将未达到第一志愿学校投档线的高分考生的参考一志愿视为第一志愿投档。例如全省理工类有1000名考生,那么就取前10名,排在第十位的考生的分数就是保护线。
四、生源不足高校可降分录取
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生源确实不足的高校(主要指艰苦专业或冷门专业),省高招办可在线下20分以内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民办高职高专学校如生源仍然不足,可适当继续降分,但最低不得超过线下50分。
五、考生将首次收到确认表
今年被录取的考生除了收到加盖高校校章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之外,还会收到省高招办提供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照顾录取:政策变化大]
照顾政策分为“适用于全部招生院校的照顾政策”和“仅适用于在闽高校的照顾政策”。
要注意的是,今年在闽高校的照顾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此外,同时符合适用于“全部招生院校的照顾政策”和“仅适用于在闽高校的照顾政策”,投档时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
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须向社会公示,这类考生必须在5月25日前向报考所在地高招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今年取消了教师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加分政策。本报的消息来源说,此次调整的一个背景是,地方性的照顾政策将减少,以便和全国性照顾政策接轨。但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将采用过渡性办法,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