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教育时事

寒门学子故事感动数百市民
作者:张桂汉 来源:
发布日期:2006-08-10 21:38:18 阅读:1825次

新华网蕉城在线
  宁德晚报消息(张桂汉 文/图)
昨晚,由市鸿爱促进会主办的“寒门骄子”报告会在闽东宾馆举行,主办方发出500张门票,结果现场挤进了600多名家长和在校学生,13位高考寒门尖子用自己经历讲述了高考的成功经验,让在场的家长和学生感动不已。
  在短短2个多小时报告会中,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报告厅里响起了30多次掌声。当我市理科状元吴陈沭讲到,过分焦虑和辛劳让父亲身体崩溃,可父亲多年来没看过一次医生时,吴陈沭哽咽了;当谈到父亲在极其恶劣环境下工作时,林瑾说:“我知道自己没资格叫父亲放弃这份工作,自己所能做的只有奋发图强,不让父母亲的心血付诸东流。”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报告会结束后,刚步入高三的陈庆林同学说:“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而一位前来旁听的学生家长几乎是一直流着泪听完报告会。同时,13名寒门骄子还现场回答了家长和学生提出的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
  “举办报告会就是希望把寒门学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变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馈给社会,教育更多的孩子。”主办方的一句话为这场报告会划上一个圆满句号。

  他们是一群处于十分贫困中的学生,当很多家长为孩子不爱学习而大伤脑筋的时候,他们却在为争取每一个学习机会而苦苦挣扎;他们更是一群优秀而坚强的学生,在背负着远大于同龄人的生活和精神双重压力下,与命运抗争,在贫困中奋发上进。
  昨晚,由市鸿爱助学促进会主办的“寒门骄子”报告会在闽东宾馆举行。台上,13名寒门学子们用朴素而平实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台下,数百名观众禁不住泪盈满眶,被这群不平凡的孩子所征服。近3个小时的报告会似乎过得很快,但寒门学子自强不息的精神留给人们的却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寒门学子故事感动数百市民
寒门学子的讲述感动了台下观众
  袁珊梅 文科600分 被南京审计学院录取
  成长感言:去年冬天,爸爸永远的离开我们,妈妈这样一个病弱的身体根本无力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然而她却咬着牙撑了下来。看着妈妈的辛苦,我能回报的也只能在学习上冲进年段前列,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令妈妈感到欣慰!
让妈妈开心  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四年前的那一个冬季,我们家的悲剧拉开了帷幕———父亲被发现身上长有恶性肿瘤,从此我们家就开始了漫长的悲痛。”这是袁珊梅在报告会上的开场白。
  袁珊梅说,那年她读初三,中考在即。然而爸爸巨额的手术费及住院开销令她不禁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她把这念头告诉了母亲,母亲愣了一会,“啪!”一个耳光打在了她的脸上。“你怎么能这么想!”珊梅说,那一刻母亲是用吼着的!母亲一把搂住了她,流着泪说道:“女儿,爸爸、妈妈对不起你们,是我们没用,苦了你们啊!但是读书才是我们穷苦人的出路,将来有份工作,不要再像我们一样做一辈子的农民,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你不要担心,安心读书,再苦再累卖田卖地也要送你上学。”说完,母女俩抱在一起大哭。从那时起,珊梅的心中暗暗地发誓:将来一定不辜负双亲的期望,一定要努力!
  “生活一成不变,变的只是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越来越多了,而我能做的也只有更加努力。”珊梅每天将自己埋首书堆,早上天未亮就开始背诵,晚上不到12时绝不睡觉,冬天的清晨冷得令人发抖,可她绝不懈怠,坐在桌边背着课文、记着单词。高三上学期,她终于考出了年段第一的成绩,然而,就在那个冬天,父亲静静地走了,没留下一句话。
  “为了让妈妈开心,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马小莺 文科618分 被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
  成长感言:我是在地瓜米配咸开水中长大的。“走出大山”成了我唯一的出路。这几年为了我和弟弟,家里已经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但是无论多苦多累,父亲始终没有吭声,我明白家人的苦心,在心头暗暗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实现亲人的心愿,不能让亲人失望,我要学有所成,好好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
“走出大山”的信念始终支撑着我
  马小莺的家住在金涵乡高乾村,从村子出发走路到金涵乡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是典型的农民之家。马小莺说,他们家四代同堂,有太奶奶、爷爷、奶奶,弟弟,还有为这个家日夜操劳的爸爸妈妈。过年过节时,能吃上亲戚送的黄果,是她小时候最大的“享受”了。
  从记事起,小莺和弟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就成了家里一笔沉重的负担,才放假,家里就开始筹集下学期的学费,尽管如此,姐弟俩的学费大都是向亲戚邻里借。每次开学以后,父母就以牛马般的劳作,来偿还借来的学费,待来年开学时又开始四处奔波筹集新的学习费用。
  “只有走出这片大山,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这是家人和老师常对小莺说的一句话,而正是这番话默默支撑着她。小莺说,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和奶奶的教诲,她兴许早已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因为在她的老家,有许多孩子敌不过贫困而辍学外出打工。小莺深深记得,那年,她妈妈病得利害,没钱治疗,外公好不容易才从亲戚那里借了几十元钱给妈妈看病。但是妈妈却舍不得花,因为小莺下个学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懂事的小莺看着妈妈有病没钱治,萌发了辍学的想法。但是妈妈却十分坚决,将外公借来的几十元钱替小莺交了学费,而自己的病却一拖就是十几年。
  “太奶奶,您要保重好身体,待你百岁生日的时候,曾孙女我要用我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带您,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山外的世界走走,为您拍第一张全家福!”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小莺说她一定会更加努力。
  吴陈沭 理科,高考成绩683分,被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系录取
  成长感言:我是黑夜里出生的孩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无论前方是风雨凄迷或荆棘满地,我都将义无反顾地奋然前行!我时常告戒自己要活得热忱,熬得过昨天,就过得了今天,心中满载阳光,还怕走入生活的阴影吗?
在哥哥的帮助下寻找光明
  4000多元钱要负担一家7口人的生活和3个孩子高额的学费。这就是眼前这名理科状元吴陈沭的家庭情况。中考那年,吴陈沭以696分取得了全县第四名,正是这一.年,哥哥也以优异的成绩被郑州大学录取。正当亲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吴陈沭得知市高级中学有一个为学习优秀家庭困难的的同学减免学费的宏志班,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虽然离家远了点,还要只身一人到外地求学,但是能够读书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吴陈沭说,他从小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哥哥对他的教诲让他的人生有了更大的改变。哥哥学习成绩非常好,学习也很努力,为人和善,哥哥还给他制定了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每天督促他学习,偶尔还给他介绍高中的知识,让他接触更多东西,这也使他对高中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哥哥的帮助下,吴陈沭很快学会了如何克服身处困境中的忧虑。吴陈沭说,首先,要活得热忱,他时常自我激励,也自我嘲笑,熬得过昨天,就过得了今天,心中满载阳光,还怕走入生活的阴影吗?第二,阅读好书,一本好书总让我保持身体的忙碌。第三,轻松学习,避免在匆忙与压力中学习……
  在吴陈沭的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毕业后,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第一时间把他们接出来,让他们能生活得好一点”。
  高尚灿 理科600分 被北京化工大学生物科学系录取
  成长感言: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社会上的好心人再度伸出援手,热心的叔叔阿姨们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美好。当姐姐背上行囊上大学之途时,感激之情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而正是这份爱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奋发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的信念。
爱让我们更加坚强
  “父母常说,他们这一辈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才吃了这么多苦,所以再苦再累也要供所有的孩子上学,不能让他们走我们的老路啊!”出身于周宁县咸村镇偏远山村的农民家庭的高尚灿告诉我们,她和姐姐是在父母的坚持下,才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业。
  生活的艰辛使他们更加坚强。从小,姐弟仨深知父母的辛劳和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都非常刻苦勤奋,每学期成绩均名列年段前茅。大姐上大学期间靠勤工俭学,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收入不是很高,但她除了留下一些必需的费用之外,其余的就寄给妹妹和弟弟以贴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这令尚灿和二姐感动不已。
  但是,最让尚灿感动的还是二姐考上大学接受捐助的那一刻。去年高考,二姐以高出重点院校录取线二十多分的佳绩被广东汕头大学录取。可是二姐上大学无疑又给父母二次增添了一份苦恼。看着父母憔悴的面容和疲惫的身躯,目睹姐姐对着录取通知书发呆的情形,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尚灿的心涌起了一阵阵的酸痛。就在他们为学费一筹莫展之际,社会上的好心人再度伸出援手,让姐姐背上行囊跨进大学校门。尚灿说,那一刻,他的内心无比激动,是那些热心的叔叔阿姨们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美好,从那以后,他倍加珍惜机会,努力学习。
  林瑾 理科635分 被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录取
  成长感言:我找到父亲工作的地方,父亲大声对我说,不要呆在这个又脏又臭的地方。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泪水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我知道自己没资格叫父亲放弃这份工作,自己所能做的只有奋发图强,不让父母亲的心血付诸东流。
贫困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林瑾的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家里都很穷,经常是粉干煮汤配白饭。但是,让林瑾最受用的还是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林瑾说,他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从来都没有给他们过重的压力,他们常常这样说孩子的:你只管只饱饭,其他事情别管,父母不要你考很高的分数,只要尽力就行。
  林瑾有一个上大学的姐姐和两个上高中的妹妹,生活负担很重,林瑾的父母只得到福州打工。母亲为了省医疗费,好几次她都生病了,都不去看医生。父亲在收购废品,工作环境极差,走到门口都会被一股怪味给呛到了。
  林瑾说,从小到大,姐弟四人都很懂事,成绩也都很好,经常受到人们的表扬。其实,有利的条件当然有利于学习,但不利的环境也可以转化成有利的因素,贫困也是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面,能学到节俭、坚强、乐观、刻苦,还有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爱。有了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怕。 既然选择了念书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考好成绩,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关心自己的人。
  黄华鸯 文科634分 ,被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录取。
  成长感言: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没有过多的言语,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召着我。默默中父母在教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年我虽考得较好的成绩,然而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些许的成绩里凝聚着着亲人、朋友以及老师同学对我的爱!沿着这个起点,我会继续努力的!
无悔的人生
  黄华鸯的父母都是农民,没读过几天书。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每天起早贪黑地在田间辛勤地劳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拼命地劳作。为了怕影响4个孩子的学习,无论多苦多累,即使让沉重的负担压弯了他们的腰,他们始终咬牙苦苦支撑,从不向孩子们提及。
  采访中,黄华鸯跟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件事。“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发现母亲回家走路有些异样。急忙询问母亲,可母亲却说没事,直到第二天,母亲的腿肿了起来,我们才知道,母亲昨天上山砍柴时摔伤了。母亲考虑到治疗还需要花钱所以瞒着大家,自己一人忍着痛。看着那淤肿的伤口,我的心如刀绞。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家里的困难,黄华鸯兄妹4人看在眼里,他们每天抢着做家务活,劈柴、洗菜、烧饭、洗衣服,有空时跟着父母一起锄草、收割、砍柴。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冲毁了黄华鸯的家,现在全家都寄居外婆家。医治奶奶心脏病的高额医疗费让父母亲愁白了头发,而兄妹4人巨额的学杂费更是让父母亲愁上加愁。但是,艰苦的生活让黄华鸯更加坚强,高考报考时,她选择了经济专业。黄华鸯一直希望自己在经济上能有所作为,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事业服务,改善家乡人贫困的生活条件。为了自己有个无悔的人生,黄华鸯在一步一步的努力中。
  汤文健 理科670分 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录取
  成长感言:我深刻记着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记着父母期待的眼神。对一个家境不是很好的农村学生来说,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只有拼搏,才能改变,只有努力,才能进步。
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汤文健父亲在外开拖拉机,每天起早贪黑,月收入仅600多元,母亲在自家门前设立一个小摊点,每月有几十元钱补贴家用,家里经济十分拮据。
  “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这句话是汤文健的座右铭。文健说,记着父母期待的眼神,在高中三年里,从没有看过电视或浪费其他的时间。房间的布置非常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但一直以来,文健认为,这个学习环境相当好,因为在这个房间里,除了学习做练习之外,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所谓的窍门,就是99%的人知道但只有1%的人能做到的方法。这是汤文健自己对学习的感悟,在高考前夕,除了正常上课,文健每天花10分钟训练语文的1种题形,用1个小时做英语试卷,用2个小时来训练理科,剩下1个小时用于选择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经过高考的磨砺,文健说,他学会了面对困难,也学会了承担生命的责任,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心理、精神、体力的一场重点考验。虽然已经跨过这个坎,但是带来的精神动力却会一辈子伴随着一生。       叶琳  孙丽晶  张桂汉 文/图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