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表示,就是冲着“打”,才把孩子送到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而新《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
今年暑假,位于杭州四宜路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一次次引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一家只招收6岁至13岁、家庭有经济实力,且调皮捣蛋男孩的培训机构,因其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和“奖罚分明”的特殊训练方式,尤其是罚吃辣椒酱、黄连甚至挨鞭子的另类惩罚手法,在让一些家长收获“欣喜”的同时,也着实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今天我们究竟是应遵循“不打不成器”的古训,还是要更关注孩子的自尊?
作为一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宣称:为没时间、没经验管教孩子的家长提供一条龙服务,宗旨是“打造有责任心、有毅力的未来男子汉”;其训练方式借鉴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实行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并保持10%的淘汰率。
训练中心在致家长的信中还开宗明义这样声明:孩子“有越规行为,将按照越规程度受到惩罚,最重的将是鞭刑。若要心疼,请提前告知”。
应该说,“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之所以倍受关注,“鞭刑”等惩罚式教育方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该训练中心成立至今已有3年,挨过鞭打的孩子不下几十个,却始终没有一位家长因此投诉。一些家长甚至表示,就是冲着“打”,才把孩子送来的,古话说“不打不成器”自有它的道理,相信教师不会没道理地随便打孩子。
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同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禁止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未成年人,训练中心虽然不是学校,但“孩子犯错要挨鞭子”的“惩罚教育”今后还行得通吗?
万国英是训练中心的创办者,也是唯一可以动用“鞭刑”的人。她的观点是:“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孩子不听话怎么办?让他们吃点辣、吃点苦、挨点痛,相信能够长记性。”
记者看到,训练中心的鞭子其实就是一根包裹着布条的塑料跳绳,平时锁在抽屉里,任何人都不能动。万国英解释说:“包上布条,打在孩子身上不会太痛,而且我会控制好力道,打过之后身上会有红印子,但不会打伤孩子。”据称,训练中心约有10%的孩子挨过鞭子,动鞭子时其他孩子也要在场,以起到“威慑”作用。
平时,小学生们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吃住在训练中心。“西点男孩”的训练周期是3个月,有特殊需要的可以申请延长,暑期训练则是一到两个月。训练中心之所以规定只招收小学男生,是因为根据教育经验,认为他们的另类教育方式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最容易见成效。当然,对于个别严重违反行为规范、3次批评教育仍旧不改的孩子,训练中心还是要请他们退出来。
万国英介绍说,对“西点男孩”的训练内容都有其针对性:跆拳道训练可以增强毅力,围棋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缜密性,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可以锻炼生活自理能力,集体活动则注重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尽管特殊的训练方式引来诸多争议,每月2500元的费用也不算低,可今年暑期班的名额早已爆满,训练中心每天仍会接到二三十个报名咨询电话。据了解,已有200多个男孩先后被送到这里受训,除本地孩子外,还有来自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乃至英国、意大利、匈牙利的海外华裔的孩子。一位家长说,现在家里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很难下狠心打,送孩子进来,就是希望能让老师好好管教。
杭州的教育专家认为,像这样的特殊教育机构,对那些家长、教师都管不了的孩子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何惩罚,还应讲究一个度;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如果一味用鞭打方式来惩罚,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孩子的暴力倾向等。
相关链接
“西点男孩”暑期作息表
早上6点半起床,在10分钟内做好叠被、穿衣、洗脸、刷牙、喝水等工作,然后跑步1500米;早餐是牛奶、鸡蛋、面食、稀饭,一样都不能少;8点半到10点半做暑假作业,10点半到11点半是娱乐时间;下午要练字、学英语,之后还有溜冰、乒乓球等活动;晚餐后,安排1小时的围棋、跆拳道等课程训练;晚上8点进行体能训练,要做俯卧撑60个、仰卧起坐60个、倒立3分钟等;晚上9点半准时就寝。此外,训练中心还会不定期组织智力竞赛、辩论赛、球类比赛等活动。
“西点男孩”奖罚规则
孩子如果说脏话,要吃辣椒酱;咬手指甲,要吃黄连;说谎,挨鞭子,用七分力;学习成绩明显退步,挨鞭子,用八分力;发生安全问题,挨鞭子,用九分力。
“西点男孩训练中心”评奖的项目繁多,吃饭:不挑食;睡觉:安静;训练:动作规范、行动迅速;作业:质量高和速度快等都可以获奖。此外,还设有康健奖、睿智奖、幽默奖、豁达奖、努力奖、理财奖等,最高的奖20元,最低的奖1元。
《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5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