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最美校园 >红领巾飘扬

【学会信息】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第二次年会报告
作者:阮光清 来源:
发布日期:2006-04-07 14:05:15 阅读:2500次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
努力推动宁德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发展

--在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第二次年会上的报告

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会长  郭正光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
阳春三月,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第二次年会在古田县召开了。在这里,我代表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向前来参加本次年会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和热爱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的所有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市少先队工作学会较好的发挥了全市少先队理论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的核心作用,学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应用性研究探索成效日益显著,群众性理论研究蓬勃开展,尤其是自04年11月在蕉城区召开的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正式成立大会以来的一年零四个月中,我市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在共青团宁德市委、宁德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重视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探索我市少先队走进新课程,服务课程改革,队课携手同行,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动我市少先队工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代表市少先队工作学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夯基础、抓落实,少学会自身建设日趋完善。
1、少先队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一年多来,在团委、教育局的领导下,少学会积极推进学校团队文化阵地建设,协助全市各级团队组织,策划开展全市大型活动。如,元旦策划组织开展"弘扬宁德少先队精神--迎新年,爱福建、爱宁德、爱家乡"示范主题队会,蕉城城区有七所小学1000多学生参加了启动仪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时任市委书记的陈少勇和市领导等也参加了主题活动。"六一儿童节"策划组织"城乡和谐手拉手,欢歌笑语庆六一"活动,邀请寿宁张高谦体验营地、福安柏柱洋体验营地、周宁鲤鱼溪体验营地、柘荣百草园体验营地等6个宁德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的小伙伴、辅导员60多人到宁德做客。"六一"上午,少学会组织举行了热闹而多彩的庆祝活动,演出会场中歌声掌声不断,城乡小伙伴一起表演《诵读新童谣》《金鸡报喜》等节目;操场上欢声笑语,城乡小伙伴一起参加 "城乡少年手拉手、共画宁德家乡美"现场绘画表演,一起参观"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画展;教室里喜气洋洋,城乡小伙伴兴致勃勃地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游园……来自农村的小伙伴和城里孩子同吃、同住、同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六.一节"。"十一.三"建队日,配合市少工委在蕉城实验小学组织开展"庆祝少先队建队56周年"示范主题队会观摩,会后组织召开少先队新老辅导员"纪念建队56周年,落实少先队辅导员纲要"座谈会。少学会对在蕉城的部分老少先队工作者、老辅导员余养森、陈文、王华秋等进行慰问并发给慰问金,对他们几十年来对少先队工作的挚着追求与奉献在精神上给予充分的肯定。为规范少先队队仪式,少学会还组织专家组,对蕉城区各小学的队会进行评奖,对全市的队会录像课进行评奖,以此推动我市少先队文化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经验推广,从2005年9月开始,学会还每月刊发一期《宁德少先队通讯》。
2、积极参与辅导员培训。学会发挥专家、老少先队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各级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努力开发辅导员培训教材,力争形成必修与选修、新辅导员上岗和岗位提高培训等系列培训教材,从理论的高度促进辅导员培训工作规范化、系统化。辅导员培训力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通过基础理论培训、模拟主题队会等,使他们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涌现了一批少先队工作的行家里手。2005年市级"五老"志愿辅导员聘任仪式在宁师附小举行,首批40多人被聘为志愿辅导员。蕉城、霞浦等县(区)相继按文件精神配足、配齐县(区)级总辅导员,老少先队工作者郑文、陈文等走上这一光荣的岗位。霞浦实验小学王巧玲老师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市关工委老同志王华秋被评为福建省第三届"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蕉城实小总辅导员谢秀玲等11位辅导员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学王绯、寿宁鳌阳小学叶允贤等十位老师评为宁德市第五届"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一批有经验、肯奉献的辅导员茁壮成长。
二、抓项目,重实效,少先队重点课题研究初显成效。
一年多来,学会组织宁德少先队精神课题组,深入基层探访前辈,查找资料,对宁德几十年来的少先队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进行挖掘整理,提出了"以我所能尽责任的柏柱洋精神;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张高谦精神;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的鲤鱼溪精神;珍爱生命、自护自律的军警校精神;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百草园精神;勇敢顽强、自强不息的畲族少年精神"。在这基础上概括形成了"尽责任、爱集体、勤体验、惜生命、善探求、勇自强"的18字内涵丰富的宁德少先队精神。
一年来,少学会以"弘扬宁德少先队精神,推进少先队体验营地建设"等重点项目为主干,带动"少先队三色平安成长行动"、"少先队分层教育项目"、"心手相索--亲子营项目"、"雏鹰争章--标准化建设"、"少先队校园文化社团创新"、"少先队辅导员人才培养"等项目研究与运作,带领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和少儿工作者联系实际,开展深入的研究,推动着我市少先队理论工作不断走向新高。
其中,"弘扬宁德少先队精神,推进少先队体验营地建设"得到了全国少工委、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福建少工委领导的高度称赞。陈荣凯市长亲自题词,给予充分肯定。2006年初,课题论文获全国少先队调研奖,入选全国少先队调研论文汇编,该课题文章也发表于《辅导员》杂志2005第十期,另还有三篇课题论文荣获省少先队论文评选一等奖。课题报告也曾两次参加省少先队课题研究论坛报告,在全国少先队组织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2005年全省少先队道德建设论文评选中,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柘荣、福鼎、蕉城等少工委积极组织辅导员撰写论文参加省少工委评选,其中获一、二等奖各一篇,三等奖五篇。
"宁德少先队平安三色行动"是我市少先队组织参与平安宁德建设的主课题。一年多来,全市中小学少先队组织根据方案精神,结合"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少年儿童平安成长教育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蕉城第四中心小学、福鼎溪西小学组织的平安成长活动,特色鲜明,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与此同时,随着宁德少先队精神的探索课题的深入开展,一批体验实验基地纷纷建立。以柘荣东源中心小学的"百草园体验营地"为代表的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以福安师范附小为代表的"以我所能尽责任"班队课题研究向全国德育课题申报,以"张高谦体验营地"、"周宁鲤鱼溪体验营地"、"蕉城金涵亭坪畲族体验营地"为代表的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一级科研基地群体的出现,都为开展少先队理论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搭建了十分有效的平台。
三、重创新、求特色,打造宁德农村少先队理论研究新品牌。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少先队体验营地从理论研究到营地建设均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目前七个农村体验营地的学校,少先队工作者参与研究、建设的热情高涨。
张高谦体验营地于2005年4月5日,举行了隆重的体验营地挂牌仪式,原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到会讲话,他为"弘扬宁德少先队精神"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宁德市少先队高谦纵队也在启动仪式上建立,来自宁德师范附小、寿宁实验小学、寿宁鳌阳小学、寿宁武曲中心小学等五所学校的辅导员手拉手,共捐助现金1万7千多元,电脑、电视等教学设备价值10万多元,高谦小学有了自己的乡村小学的电脑室,各教室有了电视机,农村体验营地初具规模。
柘荣东源中心小学体验营地于2006年3月9日挂牌,这一天,拓荣东源中心小学自筹资金,承办了市体验营地建设现场会,邀请市少学会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和来自我市六个体验营地的校长、辅导员们以及少先队员手拉手小伙伴40多人参加开营仪式。展示活动中柘荣东源少先队"行知少年科学院"的成果,给与会的少先队工作者带来了很多的启迪。"行知少年科学院"开设有:动植物研究所、巧手乐园、公关部、特别企划部等模拟成人社会的体验组织和岗位,少先队员他们自选少科院院长、活动部部长,自主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充分体现了少先队文化,突出了少先队员活动的主体性,为队员的成长搭建了活动平台。农村少先队如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柘荣东源中心小学为我市树起了一个样榜。
拓荣东源中心小学叶祥义校长还在3月6日,应邀参加省少工委全委会少先队工作论坛,他的农村少先队体验营地建设经验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少先队工作者的高度赞扬。
2004年11月22日,宁德少先队精神课题启动仪式在蕉城区金涵亭坪民族希望小学举行,随后该校也建立畲族体验营地课题组,组织开发畲族校本课程,同时充分利用畲乡资源优势,和福州教师进修学院二附小开展手拉手活动,共建少先队畲族少年精神体验营地。
宁德师范附小作为宁德少先队军警校精神体验营地,去年又投资十几万元重新搬迁少年消防警校安全教育馆,争取省消防总队支持五万元,2005年安全教育日这一天又和市交警支队共建,建立少年交通警校,"珍爱生命,自护自律"的少先队体验营地也初具规模。2005年学校再次荣获"全国少儿平安行动"组织奖。
蕉城七都北山畲族小学,弘扬畲族文化取得明显成效,聘请乡村志愿辅导员,开展畲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学习畲歌、畲语,传承畲族民俗文化。举办畲汉少年手拉手活动,活动案例编入福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案例集。可喜的是该校主动申请,参加弘扬宁德少先队"勇敢顽强,自强不息"的畲族少年精神课题研究。该校成了蕉城区畲族少年精神新的体验营地。
周宁浦源中心小学、福安柏柱洋斗面小学利用丰富的传统和旅游优势,乘势而上,创造条件,争取兄弟学校的支持帮助,挂牌仪式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当前,全市农村少先队工作正以"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全面繁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四、知不足,明方向,扎实推进少先队理论研究步伐。
回首一年多市少学会的工作,成果是丰硕的,这是在团、教部门领导重视下,全市广大少先队辅导员、少儿工作者和学会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要代表宁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再次向关心、支持和热爱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的所有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一年多的工作,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会目前存在的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是:少先队科研还未引起普遍的重视,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沉下心来做科研"、"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市少学会对全市少先队理论研究的指导力度不够;市少学会在对外交流、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组织培训、活动经费筹集、学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另外,县(市、区)之间尚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也是应引起重视的。

同志们,努力提高少先队理论研究水平,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为宁德少先队工作的发展提供智力和理论支持将是市少先队工作学会一如既往的目标。市学会2006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本着"学术性、广泛性、群众性、服务性"的工作原则,努力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争取更好的少先队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增强学会的活力,通过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提高对会员和广大少儿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通过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不断增强学会的影响力。
一、继续开展"宁德少先队精神探索"专题研究,丰富我市少先队理论。
着眼于体验教育的实际,继续加大农村少先队体验体验营地建设理论研究力度,为体验营地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切实的理论支持;带动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的研究,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的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带动"少先队平安三色行动项目"、"少先队分层教育项目"、"心手相索--亲子营项目"、"雏鹰争章--标准化建设"、"少先队校园文化社团创新"、"少先队辅导员人才培养"等项目研究与运作;带领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和少儿工作者联系实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推动着我市少先队理论工作不断走向更高水平。
1、建设健康优美的精神家园。少先队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弘扬宁德少先队精神,就是要努力培育、提升先进典型成长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让宁德少先队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和品牌活动成为当今少先队员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精神家园,成为魅力少先队的重要阵地。2006年,市少学会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建设,帮助各体验营地少先队组织把精神家园建设作为课题来探究,制订课题方案,进行规划,努力提升少先队精神的影响力,共建营地、打造品牌、传承文化。
2、建立规范有序的互助机制。农村学校建设宁德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从资金到少先队文化资源都存在一定困难。这就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营地建设。少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要进行分工,在团委和教育领导的指导下,帮助组织营地建设课题组,研究制定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文化建设五年、十年规划,并就少先队精神文化阵地、环境创设、绿化美化、队园地管理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推进策略上倡导"少先队的事--少先队自己来做",争取全市少先队组织进行队伍整编,强强联手、城乡互动;倡导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成立10个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共建纵队,即三都澳纵队、翠萍湖纵队、白水洋纵队、鲤鱼溪纵队、张高谦纵队、富春溪纵队、东狮山纵队、太姥山纵队、杨家溪纵队、支提山纵队。各纵队由实验小学、附小、城区少先队红旗大队等四、五所学校组成,利用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纵队互助联谊活动,发挥少先队手拉手活动的优势,为营地建设捐款捐物,添砖加瓦。
二、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少先队理论工作队伍的发展壮大。
进一步完善学会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培训制度,形成较为规范的科研管理办法和实施程序;对少学会工作进行科学分工,成立若干个工作委员会,各副会长、常务理事分工负责,每年办一两件实事、带动一两项课题,开展群众性理论研究,调动广大会员、少先队辅导员、少儿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发现和培养一批少先队理论研究人才;协助少工委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工作,为少先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的成长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少先队组织职能、少年儿童参与、少先队民主建设、少先队维权、少先队服务等方面课题的研究。
三、积极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应用研究。
全国少工委新近推出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参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总结了少先队教育的基本理念,揭示了少先队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少先队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成熟的少先队教育体系。2006年,市少先队工作学会要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实施作为研究重点。
四、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工作水平。
市少先队工作学会要发挥参谋服务的作用,竭诚为基层队组织和辅导员服务。依托宁德附小网站,创建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网络平台.促进全市学校团队信息的快速畅通.指导辅导员用好《辅导员》杂志、《中国少年报》等,帮助辅导员和少先队员提高少先队综合素质与能力;编印好《宁德少先队通讯》,组织好论文、少先队活动优秀案例评选等,竭诚为基层少先队教育科研服务;要通过举办教育随笔、活动案例、工作论文、课题总结、辅导员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总结和推广少先队教育科研成果,促进少先队工作全面发展,为辅导员的成功和成才搭建平台。市学会积极鼓励、帮助辅导员研究实践、著书立说,为丰富少先队理论、推动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志们,推动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发展,是一项事关少先队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面临着挑战,更面临着机遇。让我们在全国第五届少代会精神和省少工委全委会精神指导下,在团市委、教育局、少工委的领导下,勤奋工作,勇于创新,扎实进取,发展宁德市少先队教育理论,为推动我市少先队工作实践,为宁德少先队事业的新发展做出新贡献,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做出我们的新成绩。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